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校长不断开阔视野学习别人,不一定能取来“真经”

(2016-04-10 06:08:35)
标签:

王建宗

分类: 视点.争鸣

       从我做教育工作伊始,就经常得到指教:要不断开阔视野,眼界影响境界,气度左右格局。做老师时,开阔视野的方式主要是多听课,无论是本校的,还是外校的公开课,一有机会我就去听;当校长时,主要的方式是多取办学经,看看人家是怎样办学、做管理的。我既学习他人的,也注意内化为自己的,更乐于将自己的浅见分享成为大家的,就是在这样的观察、借鉴中,使我获益匪浅。

        但现在反思起来,那个阶段的所谓开阔眼界,其实是多发生在感官上的,是表面化的,甚至是零乱而盲目的。现在我认识到,只看人家怎样做而不深思,只看局部、外表而不明就里,这样的学习是取不来“真经”的。

       担任校长,开阔办学视野,至少有两个层面。一是感性层面的开阔,只靠五官感觉来开阔。还有一层是理性的开阔,这要靠不断地反思来进行。只停留在感性层面的开阔视野,是自发性的。这样的看,虽然见了不少热闹,却没有看出本质。如果在看的同时,带着反思的意识,在看的同时更多地思,更多地想,想不明白时,读一读有关理论著述,用理性的智慧解开实践之谜,这样的开阔视野,才是更为有效的开阔。

       这样做,校长管理学校事务的思想能力将会不断提高

       反思自己任校长的过程,有相当一段时间,是缺少这种开阔视野的理性认识的。这样的缺失,使我浪费了不少时间,使自己在东奔西走中,在走马观花的匆匆中荒废了不少生命的时光。我希望现在新任校长的,或者已经做了一些年校长,还想再攀登办学高峰的,不仅要有开阔视野的意识,更应该经常审视自己的办学视域,省思自己开阔视野的方式,提炼更为高效的扩展眼界的思路。

        怎样的开阔眼界,拓展思路的方式更合理、高效呢?简而言之,就是要带着脑子去看,去想,亦即通过感性认识通达到理性认识,据此来打开工作思路,提高办学思想境界。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就从教育的最简单的三要素:教师、学生及教育中介作为研究教育的起点,由此展开,形成指导一切教育职能的根本依据。华东师范大学的陈桂生教授就分别从教育组织的简单要素(微观)、教育的实体机构(中观)、教育的系统机制(宏观),开展层层研究,从而形成了教育本质、教育目的、教育构成等一系列关系的思想理论。

       如何在一定的框架结构视域中进行思考,逐步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思想方式呢?我认为校长办学要抓住行政线与业务线,并将教育工作分为人与事两个范畴进行办学的战略研究。

       先说怎样系统思考“育人”的要素。任何一个学生成长,都可以从心理、身体、群体、社会化、宇宙观五个层面上加以分析。这其实就是学生发展的人生轨迹,也可谓成长规律。孩子的发展,是沿着出生时第一声啼哭意识的觉醒开始的,而后是身体的不断发育、与人交往的不断丰富,之后是社会意识的形成,对环境及至寰宇的感知等等。办学育人,如果以这一过程为认识路径,将这五个层面研究透,并藉此形成系统的育人思想,那么,“学校的领导主要是思想的领导”就有了保证。

       再说怎样系统思考学校事务。学校办学,其实就是办事。办事的内容可划分为教学、课程、教育业务、教育行政、社会事业五个层次。这五个层次可以理解为五个由内而外互相包含的环,最小的环是教学,包含教学的环是课程,包含课程的环是教育业务,包含教育业务的环是教育行政,包含教育行政的环是社会事业。如果校长能抓住这五个环从内到外,再从外到内,来来回回地反复思考、审视,那么其管理学校事务的思想能力将会不断提高。

        在人与事的视域中思考办学育人,是我现在任职的经验之谈,也是获益之见。可巧的是,在写此文中,看到了法国教育家涂尔干在谈及教育要素时,就说教育有两个要素,即人的要素与事的要素,他以此要素为据,作了教育的定义,认为办教育就是要做好指向人的教育事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