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当一个好妈妈

(2016-03-22 05:53:07)
标签:

空空布衣--周雅梅

分类: 家校共育
你给了孩子一个独一无二的生命,你应该怎样指引孩子成长,让他(或她)拥有一个美好的、幸福的、独特的未来。这值得你深深思索,并为此付诸实际行动,让他朝着正确的方向出发。

以前经常听到同事们发牢骚,说家长如何不配合教育。这样的事例,让我早早都家教引起了重视。对于某些刁钻、捣蛋,浑身都是毛病,油盐却又不进的孩子,老师们亲自打电话通知家长到校沟通交流,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方法。但是,家长么你硬生生甩出一句话:我也管不住孩子,孩子交给你们学校,就是让你们老师管得。呛得老师不知道如何答复,只有无可奈何。私下,痛心疾首地地说:“有娘生,没娘教。生孩子,不管孩子,管不住孩子,这是什么家长啊!从听到那样的话语起,我就暗暗地想:自己如果以后当家长,一定要尽力配合学校,防微杜渐,不能让孩子成为这个样子。

妈妈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之一。在他未成年之前,对妈妈的依赖最为强烈,与母亲相处的时间最长。当一个孩子的妈妈,不容易。当一个孩子的好妈妈,更加不容易。

我不会当妈妈,母亲以前教育我的那一套方法,用在当下的孩子身上,多半是无效的,还有可能让孩子走向极端,失去很多的机会。我的童年和小学时代,家教的核心就是听话教育。”无条件听从父母的话,无条件听从老师的话。好好学习,遵规守纪。凡事都要一分为二,这种听话教育确实有好处,智育和德育发展均为健康。但也造成了能力和个性发展的严重不均衡。比如,我动手能力差,家务活做得不好。父母从小就是专心学习为由,大多数的家务活都是他们一力承担。怕影响了我的学习。针线方面的缝缝补补,厨房里的做菜炒菜,更是菜鸟一个,就是明显落后与同龄女性。我视野狭隘,主要活动空间就是学校和家里,接触社会各层的机会少。这也导致我看问题比较偏面,目光短浅,属于象牙塔的人。规矩意识强,书呆子气浓厚,创新精神匮乏。与人交流一度存在着拘谨和自卑情结,而且特别不懂变通之道。用同事的话来说,是只会干事,不会做人。主要是缺乏心眼,把每个人都当作大善人,毫无防备。

常常在反思自己的缺憾,尤其是当了妈妈之后。恍然间,感觉到自身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性格脾气的不足,心胸狭小,有时候暴躁,好胜心强,优柔寡断,缺乏魄力和胆识。学识积淀的浅薄,学科知识还是半瓶子,理论知识更是知之甚少,阅读能力仅属一般。思维品质的愚钝,想问题顾头不顾尾。随着孩子年龄的渐增,他的每一个瑕疵都有着我的影子。我是孩子的镜子,我把光芒折射到孩子的心田,从他懂事那刻开始。所以,此刻,我抱着虔诚的态度,回忆他从出生到现在的点点滴滴,寻找我失败的某些教子方法。

生命不能回放,已经错过了,岂能再错?。唯有抓住当下的时光,快马加鞭,拉着孩子的小手,活出一个崭新的明天。

学当一个好妈妈,就是要让性格中的缺憾不影响到孩子的成长。遇到孩子犯了错误,克服我的暴躁,试着舒缓一口气,压住心中的怒火,以平和的态度与孩子对话。帮助他改正,而不是采取武断的形式处理。试着放开心态,尊重孩子,不苛求孩子成为天才。天才都是很累的。我的孩子,只要以后能自食其力、快乐健康一生即可。

学当一个好妈妈,就是要根据孩子的特点进行灵活的教育,让孩子的天性不受到任何的扼杀和打压,呵护孩子的初心,保留他的天性,尊重他的选择,做好必要的引导。他喜欢玩积木,就与孩子一同玩,相机引导启发,鼓励他在玩耍中找到更大的乐趣,探索未来世界的奇妙。他喜欢看迷宫游戏,就耐着性子一起寻找迷宫中的秘密,母子探险。他喜欢听故事,就放下手中的事情,专心地朗诵那些经典,从《丁丁当当》系列、《昆虫记》系列,一本一本地读。

学当一个好妈妈,就是要陪伴着孩子感受生命中的每次感动,每次成长。画出了一副精彩的画,爬行比赛获得了小小的名次,得到了老师的一次口头奖励,受到了他人的嘲弄,这些都要与孩子,紧密地站在一起。为他的开心而开心,为他的忧愁而忧愁。无论是寒潮还是阳光,都要鼓励孩子坦然地面对。你站在他的身后,看着他坚强地攀登高峰。遇到挫折和困难,遇到不公和黑暗,既能从容迎接命运的裁决,但又不服从命运的捉弄,永远与自我抗争,以不放弃的心行走着。孩子在不断的历练中,心性得到磨砺,情感得到丰富,身体得到锻炼。

学着当一个好妈妈,就是要与孩子共同成长,让孩子以后为妈妈而由衷地骄傲。如何从一个简单的女性,走向丰富、充实。如何从一个慵懒散漫的女性,走向精致典雅。如何从丑小鸭变作励志女。平淡而不平庸,相貌一般但内心强大,体型臃肿但才华卓越,家境普通但幸福满满。孩子和我,一路成长,传递着正能量,我们都将成为那个最好的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