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校本课程”切莫成了垃圾课

(2016-01-21 08:21:09)
标签:

校本课程

分类: 阚侃教育

阚兆成2016-01-20 09:26:59

在“进一步加强教学工作意见”征求意见会上,一位校长说,校本课程切莫成了垃圾课,成了课程改革的败笔,建议取消校本课程评选。次日,网上见到黄志涛的文章《“校本”是个怪胎?》,二者的观点基本相似。最近读到权威报纸上的文章,痛批一些名校编写的“校本教材”错误百出,误人子弟,害人不浅。

“校本”,是一个引进的概念,英语是School-based Management, 即以学校为基础的管理体系。他们有学校董事会,校董会全面负责学校的管理工作。政府的行政部门负责制定教育大纲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以此来监督学校严格执行这些规定。至于学校的具体事务,政府部门一般不加以干涉,这就是“校本管理”。

    目前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校本管理”恰恰相反,所谓的“校长负责制”,实际上校长的权力非常有限,没有人事权、财务权、计划权、建设权等等。一句话,最重要的管理权力都不掌握在校长手中,这样的管理如果称“校本管理”的话就太可笑了。

我们不得不佩服一些专家的创造力,乘课程之际,把“校本”看成一个“大筐”,任何他们想装的东西都装进去,于是,课程有了“校本课程”,教材有了“校本教材”,教研有了“校本教研”,培训有了“校本培训”。本来,各个学校已经开设了“拓展课”和“研究型课程”,如今摇身一变,成了“校本课程”。

有的学校要求教师人人要有校本课程,怎么办?老师们只好胡乱凑合,应付交差了事,所以就有了“校本教材”错误百出的结果。我们也组织过几次“校本课程”评选,说实在的,90%以上的都是为编而编,是胡乱凑合的废品,丢进垃圾箱有些浪费,只能留着应付检查而已,这种劳民伤财的事为什么大家都视而不见呢?

        我们经常到学校调研了解情况,究竟有几所学校在上“校本课程”呢?这种教师讨厌,下冷上热的“校本课程”到底想干什么?说实话,大多数老师依然不明白这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