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长教孩子管好时间方可赢得未来

(2016-01-20 08:43:30)
标签:

管理孩子

管好时间

分类: 家校共育

       学习管理重点是教孩子管好时间,孩子小时候并没有时间是什么、如何珍惜时间等概念。时间管理是一种能力,不要以为时间花的越多就一定越好,学好也休息好才是我们的目标。所以,家长不应只是监督孩子学习,更要教孩子在学习中进行时间管理,这样他们才能学得更好,也更轻松。提高学习效率就是合理利用时间,因此,管好时间非常重要。

     一、测测孩子的时间指数

    1、时间测试游戏和孩子做一个时间测试游戏,当喊开始后计时,让孩子自己计时,如他觉得到1分钟了就喊停,看看孩子对1分钟的感觉是否精确。

    2、预估完成时间让孩子做一件事情,先让孩子预估完成的时间,然后给他计时,等他做完之后,看看是否与他预估的时间相仿。

    将测试的结果进行对比,误差的时间在10%以内,说明孩子对时间的把握度很高,能够自己支配自己的事情,不需要依赖大人的指令行事;误差时间超过20%,说明孩子对时间的概念很模糊,不清楚自己在规定的时间里能做些什么事情,也不清楚自己做事的效率;误差时间超过50%,说明孩子根本没有时间的感觉,完全不知道该如何计算时间,更不知道该如何支配,时间指数极低。

二、孩子为什么没有时间感?

1、家长包办,自己不用记时间。家长什么事都替孩子做好,吃饭的时候就去叫孩子,该睡觉了就把孩子的床铺好……这样孩子对时间的感觉就会很模糊:反正我该做什么事的时候都有爸爸妈妈提醒我,不用我自己看时钟记时间。这样一来,就造成了孩子对时间点的感觉缺失。

    父母应该让孩子自己去做这些事情,并在一旁告诉孩子,再不抓紧时间就要迟到了。孩子迟到后肯定会受到老师的批评,挨了老师的批评,就会主动树立时间观念了。

    2、做事没有先后顺序很多孩子学习时没有先后顺序,总是抓到什么就做什么。生活也是如此,饿了就吃,到吃饭时又不了,想睡就睡,该睡觉时又闹腾起来了,学习时惦记着玩,玩时还想着学习,做事情混乱,特别不规律。

    3、分不清时间长短对一段时间长短的感觉叫作时距感,对正在进行的事情进行时间判断,做这个工作总共需要多长时间,现在已经用了多长时间;对将来的事情进行时间估计,预计完成这个工作将会用多长时间。其实这三个方面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是因为知道过去花了多长时间,才能判断和把握现在的时间,也才能预测将来要多少时间。

三、如何让孩子管理好自己的时间

的一生两个最大的财富是:你的才华和你的时间。才华越来越多,但是时间越来越少,我们的一生可以说是用时间来换取才华。如果一天天过去了,我们的时间少了,而才华没有增加,那就是虚度了时光。

    1、帮助孩子建立时间是特殊资源的观念“时间就是效率”、“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时间这种特殊资源具有4个独特性:无法蓄积供给毫无弹性无法取代无法失而复得。时间资源的分配的不同能显示出一个人的价值观和生活观,比如同样的2个小时,有人花在看书上了,有人花在娱乐上,有人花在上网聊天上。就是说不同的人把自己拥有的时间资源投入到不同的地方,取得的成效自然也就会不一样。

    父母还可以通过讲名人珍惜时间的故事的方式来帮助孩子树立时间观念,让孩子认识到时间是最宝贵的财富,只有珍惜才能让它发挥最大的作用。还可以在醒目的地方贴上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提醒孩子树立时间观念。

     2、学习要有次序,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优先级。曾经有一个教学生做时间管理的老师,他上课时带来两个大玻璃缸和一堆大小不一的石头。他做了一个实验,在其中一个玻璃缸中先把小石、砂倒进去,最后大石头就放不下了。而另一个玻璃缸中先放大石头,其它小石和砂却可以慢慢渗入。他以此为比喻说:“时间管理就是要找到自己的优先级,若颠倒顺序,一堆琐事占满了时间,重要的事情就没有空位了。” 
    3、帮助孩子养成有规律的作息习惯。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作息时间表,最好是具体到细节,比如什么时间起床,洗漱需要多长时间,吃饭需要多长时间,放学后做作业和看电视多长时间,几点休息等,都要严格制定,这样会对孩子起到约束和监管的作用。孩子将作息时间固定下来,形成习惯,才能明确地认识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良好的作息习惯还有助于帮助孩子学会守秩序。

    父母可以送给孩子闹钟,当孩子有重要的事情要做的时候,就让孩子自己定好闹钟,这样就会有紧张气氛,时间观念也会形成;或者送给孩子手表,那不仅仅是一份礼物,更是一种观念,让孩子时刻都能感觉到时间的流逝,从而更加珍惜时间。

    4、指导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既反映出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态度,也可以使孩子赢得更多的时间来学习。一个没有时间观念的孩子,总是感觉时间不够用,但是他们每天都没有做什么重要的事情,时间花在哪里自己都稀里糊涂。对于那些没有时间观念的孩子,父母可以在与他们协商后制订一份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安排表,并且设置一定的奖惩措施,促使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培养孩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为孩子制定的学习计划要有利于执行和操作,同时也要对孩子的学习起到真正的促进作用。要在孩子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制定,如果对孩子的要求过于苛刻,学习计划目标过高,孩子无法顺利执行,计划就无法发挥作用,还会挫伤孩子的自信心。当然,为孩子制定的学习计划也不能过于死板,要有一定的灵活度。比如,有位妈妈给孩子制定了这样的学习计划:晚上6:00-6:25语文,6:25-7:50数学,7:50-8:15英语。这样的安排缺乏灵活性,如果孩子今天学习的数学知识很难,需要多花时间学习,孩子却拘泥于这个计划表,就不会达到学习的目的了。

    学习计划不是教条的,它应该以适合孩子的实际情况为前提。孩子在执行学习计划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了问题,就要及时调整。时间一长,孩子就会在执行学习计划的过程中,懂得如何安排时间,学会恰当地管理时间。

    5、运用80%—20%原,让孩子在黄金时间学习。人如果利用最高效的时间,只要20%的投入就能产生80%的效率。相对来说,如果使用最低效的时间,80%的时间投入只能产生20%效率。一天头脑最清楚的时候,应该放在最需要的学习上。要把握一天中20%的最高效时间(有些人是早晨,也有些人是下午和晚上;除了时间之外,还要看你的心态,血糖的高低,休息是否足够等综合考量),专门用于最困难的科目和最需要思考的学习上。许多同学喜欢熬夜,但是晚睡会伤身,所以还是尽量早睡早起。 
    自从生物钟被发现以后,人们开始把它和自己的生活结合在一起。在黄金时段工作,在低潮阶段休息,这样工作效率会大大提高。

    在学习的高潮时,孩子的思维、记忆、想象力等都处于顶峰,这个时候学习肯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如果在孩子低潮的时候强迫她学习,只会吃力不讨好。

    很多学者通过研究发现,80%的人在生物钟上有同样的规律,他们发现了大脑在一天里不同时间内内的活动程度,以及各时间段适合做什么。知道了这个规律,我们就可以利用它来制定孩子的学习时间。

    清晨6-7点因为一夜的睡眠,人已经消除疲劳,这时人的头脑最清醒,体力也十分充沛,是学习的黄金时间,可以让孩子对功课进行复习。

    上午8-11点这段时间人的耐力比较好,可以安排做一些较难功课。另外,此时人的短时记忆效果很好,可以用来进行一些记忆任务,如果想考试前再突击一下,这时就不失为一个好时段。

    下午13-14点午饭后人总是瞌睡不断,所以些时最好让孩子小睡一会儿,半个小时就可以大大提高下午的学习效率。

    下午14-18点这段时间,尤其是15-17点,是人大脑的第二个高潮期,可以用来安排一些比较重要的和困难的学习任务。而且这段时间还特别适合去记忆一些需要长期记忆的知识。

晚上19-22点这也是学习的黄金期,可以安排孩子完成作业,进行复习和预习。

    6、教会孩子充分利用时间。数学家华罗庚说过:“成功的人无一不是利用时间的能手。”时间是有限的,只有利用好每分每秒,才能有所作为。教会孩子充分利用时间,就要求孩子尽量少做或是不做没有意义的事情。

    时间对于每个孩子都是公正的,要想在相同的时间内比其他同学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就只能充分利用时间,让每分钟都能发挥它的最大效能。父母要教育孩子今日事今日毕,今天的作业今天完成,今天的任务也不要留到明天,因为明天还有明天的事情要解决。孩子还可以尝试将自己的时间表排满,这也是充分利用时间的最好方式。

    7、让孩子安排好学习和玩的时间。很多父母认为孩子做作业时间长,是因为孩子把时间都用在了玩上,不能专心地做作业,于是就不停地埋怨孩子、催促孩子,甚至以给孩子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来惩罚孩子。其实,孩子做事和学习的效率低,与父母没有给孩子留出玩耍的时间有关,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丧失了玩的权利,对学习提不起兴趣,才会做事磨蹭、拖拉,造成恶性循环。因此,父母要给孩子一定的自由,让孩子由支配一定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也会逐渐培养起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