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男孩晚上一年学,可能改变一生的命运
(2016-01-15 16:21:01)
标签:
男孩危机蒲公英 |
分类: 家长学校 |
近年来,从小学、中学、大学到研究生,男孩已经让女孩全面超越,就连以前男孩比较强的实验、计算机、竞赛等传统项目,都已经不如女孩了,“阴盛阳衰”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一是中小学生“女强男弱”明显。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荣华说,我国有2亿多的中小学生,按照现行的评价标准,其中5000万属于差生,差生中80%是男生。著名青少年问题专家孙云晓在《拯救男孩》一书写到,男生在各级各类教育中的学习成绩,正在渐渐落后于女生。在小学,班干部、三好学生以女生居多。在中学,一些校长介绍,“女生多的班级,整体成绩及各项表现优于其它班级。
二是高校“男多女少”的局面已成过去。1977年恢复高考之初,女生的比重在四分之一左右。2007级中国大学生,是女性在招生数上实现逆转的一年,比重由上一年的49%跃升至52.9%,首次超过一半。到2010年,中国大学校园“男多女少”的传统局面已经成为历史。2006—2008连续两个年度全国大学约5万名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中,女生人数均为男生的两倍左右。
三是全国高考状元“阴盛阳衰”趋势明显。一项针对全国各省的高考状元的调查显示,2000-2014年中国各地区省级高考状元中,女性状元比例攀升至52.65%,男状元跌至47.35%。而在1999年之前,全国状元则一直是男性为主导的世界。近四年来,女状元所占比例每年以5%左右的速度递增。
四是大学研究生招生“阴盛阳衰”现象突出。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是个工科学院,几年前还是男生居多,现在,吴必虎教授带的20个在读硕士、博士中,只有3名男生。吴教授说,大学里这种情况占六七成,不是我们不想招男生,笔试、面试都是女生好,男生竞争不过啊。
造成“阴盛阳衰”的主要原因是个体发育差异和上小学时间的选择。女孩发育早于男孩,比如同一天出生的男孩、女孩,女孩的身体技能、语言表达、智力思维等,都明显早于男孩子。大多数女孩子一岁左右就能清楚地喊出:“爸爸”、“妈妈”等简单的词汇,而男孩至少要等到一岁半左右,才可以勉强叫出来,并且发音还有些含糊不清。男女智力发育速度不同,男孩智力发育较女生晚1岁左右,可是家长硬是让孩子早上学,由于一部分男生学习跟不上,在小学阶段不受老师重视,慢慢就落后了。现行的成绩评价体系也更有利于女生。同一年龄的男生因为竞争不过女生,可能会失去进一步受教育的机会,但进入社会工作岗位又是男人为主的现实,因此,应该认真采取有效措施避免这种发展趋势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家长一定要遵循孩子成长规律,起跑线不是孩子的年龄大小,而是教育的接受能力是否与所受教育相吻合。鉴于男女儿童智力发育速度不同,男童普遍晚于女童一年左右,对部分男孩来讲,晚一年上学是个明智且正确的选择,在人生的道路上只会跑得更好,赢得更有把握,可能会改变一生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