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作文:要让学生学会写故事

(2016-01-04 15:04:13)
标签:

阚兆成

分类: 阅读与写作

在诺贝尔文学奖18位终身评委中,瑞典文学院院士马悦然是唯一深谙中国文化的汉学家。马悦然钟爱莫言的作品,他认为“他真的写得太好了!”为什么喜欢莫言的作品?马悦然的回答特别干脆:“我喜欢莫言,就是因为他非常会讲故事!”

作家的作品是讲故事,小学生的作文就更是讲故事了。妈妈对孩子的启蒙教育,不是故事,就是儿歌、童谣,“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二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扑通扑通扑通跳下水”,那儿歌、那童谣,90%以上,带有故事性。儿童读的第一本书,99%是故事。儿童的“故事感”在“学前”就得到了滋养,儿童作文从“故事”入手,顺应了儿童的“故事情节”。

儿童作文的“核”是什么?是“故事力”——讲清、讲好自己的故事,那是儿童最重要的作文能力。找到这个“核”,也就找到了儿童作文的突围之路。

格出格法培养学生讲故事、写故事能力,给学生提供个故事模型:解决问题的故事,探险故事,警告故事,袭击故事,许愿故事,仿写故事,变形故事,灰姑娘的故事,人物故事,挑战故事,等等这些故事模型给学生提供了写作框架构思素材,从而降低了写作难度,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细细推敲这些故事模型,我们就会发现,那些耳熟能详的经典故事都没有脱离这最基本的故事模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安徒生笔下的丑小鸭和格林兄弟笔下的灰姑娘是出自同一个故事模型,或者换句话说,丑小鸭就是另一个灰姑娘。学生在这样的故事模型中进行创作,有了一个基本的写作框架,就可以由此构思相应的故事情节、人物,从而为故事的编写铺平道路。而更加可贵的是,学生在这个基本的写作框架下,可以自由地放飞想象的翅膀,充分地展现各自的创造力。

   孩子怕作文,第一怕“字数”。大凡写不长的故事,故事里的“人”,都是不开口的“哑巴”, 只要让故事里的人“开口说话”,学生才能摆脱“字数”的困扰。因此,“故事力”训练,要从“对话”入手。人物的说话,由“提示语”和“说的话”组成。提示语,经常要写“人”说话时的神态、动作和心理活动等。 比如,有一天,一位同学被评为优秀少先队员了。作文可能这样写:

  今天,我被评为优秀少先队员了,回到家,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也很高兴,她鼓励我继续努力。我也表示以后一定表现得更好,妈妈更高兴了。

  如果把叙述的内容改成语言描写,以上这些内容就会是这样的:

  今天,我被评为优秀少先队员了,看着胸前鲜艳的红领巾,心里无比兴奋和自豪。刚进家门,我就大声喊道:“妈妈,告诉您一个好消息,我被同学们评为优秀少先队员了!”妈妈从厨房里走出来,眼睛都放光了,惊喜地说:“是吗?我的好儿子,真是好样的!你们班评了多少名啊?”“评出了10名。其实,我觉得他们都比我做得好呢!”“哈哈!我儿子还挺谦虚的。”我严肃地说:“妈妈,真的不是我谦虚,够优秀队员的同学还有很多,就是名额有限。”妈妈也语重心长地说:“你能这样看,妈妈很高兴,就是要多看别人的优点,不断向别人学习,才能进步得更快。”“妈妈,您放心吧!我会继续努力的。”妈妈竟然忘情地拥抱了我,我心里充满了幸福和温暖。

   同是这件事,把叙述改成语言描写,具体写出和妈妈说了什么话,与妈妈的人物形象和思想境界一下子就清晰了。不过,事实上,当时的对话可能比这还多,都写上吗?不是!只选和这件事有关系的对话写。

  绝大多数的故事,都伴随着一连串的“对话”,写好了“对话”,故事也就八九不离十“有声有色”地写出来了。

也有的故事,极少有“人”的“说话”。如:一个人做题目:

到了考试,我领到卷子一看,还好,这都是我做得来的题目,我认真地做考试卷,终于写完了,然后,我一丝不苟地检查,下课铃响了,我趁着最后的时间再次检查了一遍,确保没有问题后,才放心地交了试卷。

考试,做题目,检查题目,没有“人”说话,要写“考试故事”,怎么办?与“外部语言”相对的,叫“内部语言”,人会停止“嘴巴”的外部语言,内部的心理语言,则永远也断不了,哪怕你睡着了。有了内部语言的注入,哪怕没有声响,故事也能讲得绘声绘色。有了内部语言的注入,“故事力”有了一个新的发展空间。

“下节是语文课,老师说要检查背诵情况”:

糟了、糟了,我以为明天老师才检查,昨天做完作业,还上了一小时的网。怎么办、怎么办,要是背不出来,传到妈妈的耳朵里,不骂死我才怪呢。我有两个地方不是很熟,老师都有火眼金睛的,专门抽你背不出的地方。要是抽到我不会背的段落,那就惨了。快,趁课间还有几分钟,临时“抱佛脚”,“抱”得熟一点……

儿童作文的“牛鼻绳”——故事力,牵一发动全身。抓住“牛鼻绳”,儿童作文便能从千头万绪的“繁杂”中解脱出来。 所有作文都离不开故事六年级,让学生咬定故事不放松,打好“写故事”的功底,其它的就都好办,一个会写故事的人,不用担心他不会描写、不会抒情、不会议论;一个会写故事的人,不用担心他不知道写外在的景、内在的情。因此,会写故事就不再为作文发愁了。儿童作文,一旦指向自己的故事,便有了写不完的事儿童的生活本身就是故事构成的,儿童写起自己的故事,很容易忘了作文,那才是好的作文状态。有了“故事力”,故事“通”了,其它的作文就会一通百通了。

 

小学作文:要让学生学会写故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