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孩子要从“零”学起

(2015-12-15 09:52:46)
标签:

家长学校

分类: 家长学校

家庭教育,并非家长们眼中的简单的“办法”、“方式”、“模式”,而是一门全面系统严谨的科学知识,家长们要掌握这门学问,就必须放下家长的架子,抛开身份、职务的面子,虚心地从零学起。

    三分之一家庭存在教育困惑

    原因在于家长缺少家教知识

    “曾经有人开玩笑,将来做父母,必须经过培训、考证,有了合格的知识和技能,才能要孩子、做父母,否则就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就是对家庭和社会的不负责任。”任老师说,这尽管是玩笑,但道理是对的。

    任老师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她曾对上百个家庭进行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平均每三个家庭中,就会有一个家庭在教育孩子上感到困惑或苦恼;有近十分之一的父母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得当。比如:“孩子管得过多好不好,是不是应该提高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不是因为对孩子要求过高才造成孩子压力太大?”“母亲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作为父亲,应该为孩子做点什么?”“当家长想要发火的时候,怎样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以扭转局面?”等等。

    父母发现孩子的问题之后,一般会怎么办呢?任老师调查发现,63.7%的父母会“和孩子聊天谈心,和孩子一起找办法”,11.8%的父母会“和老师沟通,希望老师帮助”,9.6%的父母会“让孩子自己想办法”,5.8%的家长会“和其他家长、亲友或同事说一说,希望他们出主意”,5.6%的父母“自己想办法”,还有3.6%的父母会“看家庭教育方面的电视节目、报刊,或者请教专家”。

    “调查表明,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长们想到或看到的问题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细致了,这也从侧面射出家长在家庭教育知识方面的匮乏。”

    家教真谛是不教而教

    “言传”“身教”注意结合

    有一位女读者致电任老师这样说:“我跟对象都是研究生学历,儿子读初一。我们夫妇平时也很注意学习先进的家教理念和知识,家庭氛围很民主,我们从不打骂儿子,对他的学习不足,总是鼓励、鼓励、再鼓励,但为何孩子还经常朝我们发火,有时还打着学校收费的名义,向我们撒谎要钱,跟同学也搞不好团结……”

    “其实,这位女士反映的问题,很有代表性。这确实是一些知识分子家庭遇到的普遍困惑。”任老师指出,当类似情况出现后,家长们首先不要怀疑自己所有家庭教育知识的正误,而应该多考虑一下,自己的“身教”是否存在不足和问题。现实生活中,一些家长教育最大的特点是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孩子的未来,有人说,家庭教育是“不教而教”是很有道理的。家长如何将“言传”和“身教”二者有机结合,最好地发挥言传身教的教育功能,很值得研究。

    家庭环境是影响孩子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一个孩子应先有健康的身心,才能有健康人格,继而才能发展成高素质人才,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放在首位。家庭成员之间,特别是夫妻之间要互敬互爱和睦相处,孩子这样的环境中,片段感到温馨和幸福,如果夫妻不和,经常吵闹,孩子心里就会惴惴不安、压抑、焦虑,甚至发展到不良倾向。如有关心理学家调查表明:一些心理障碍、暴力,易激怒的孩子多数由于家庭环境不和谐导致他们心里有过多的抑郁和积怨,以至于到一定程度暴发出来。

    另外,家长还要注意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在孩子面前,能够做的事的就答应,不能做到的事从不打扣。认真做事,诚肯待人。这是我们每个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都非常关注的品格。有的家长在孩子上大学,走上工作岗位了,还很牵挂这个问题,其实最良好教育应从孩子很小时候开始,而要想教育孩子,不如从自身做起。例如:事业上,家长总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单位任务重时,甚至秉烛熬夜,取得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孩子无形就会以家长为榜样默默地效仿。与人结交也是如此,为了朋友牺牲自己的利益,从而得到朋友的赞赏,孩子知道后,也会以家长为骄傲自豪。

    不少家庭存在家教误区

    家教功能严重缺失

    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同时,调查显示,依然有相当一部分父母不重视家庭教育。他们的观念往往表现为以下几种:

    一、家教观念落后。不少家长把对自己孩子的教育看成是自家的私事。这种把子女当私有物进行培养的观念,使得一些家长对正当、合理、科学的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不予积极配合,当家庭的教育价值观与之发生冲突时,常出于某种狭隘的目的而另搞一套。这常使孩子无所适从,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难以形成健康的人格、心理和价值观念。

    二、家教内容片面。 科学的家庭教育内容应涵盖孩子德、智、体、美等诸多方面,应是对孩子全方位、立体性的培养和开发。但实际上家庭教育的内容非常片面,其主要表现为:重智力开发,轻非智力因素培养;重知识掌握,轻能力培养;重身体培养,轻心理培育等。这使得许多孩子腰圆膀宽却自私自利、心胸狭窄;知识丰富却能力低下;体壮如牛却胆小如鼠、意志薄弱。从特定角度看,一些孩子出现的理想失落、道德失范、心理失衡等问题无不与此密切相关。

    三、家教方式单调。典型的单调式家教有三种:第一种是溺爱娇宠型,主要表现在家长不重视对孩子进行自理、自信、自强、自尊、自爱的培养,对孩子的要求过于满足;第二种是专制棍棒型,主要表现在家长信守“不打不成材”、“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信条,对子女严厉管制、压迫教育;第三种是放任自流型。主要表现为一些家长本着“树大自然直”的原则,对子女放任自流,不闻不问。

    这些家教误区的出现,使家庭教育的功能严重缺失,也导致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孩子出现。

    教育,要从零学起活学活用

    家教忌讳盲目性

    “教育是在‘活’的人对‘活’的人之间进行的。每个家庭、每位家长、每个孩子千差万别,再好的教育方法也难家家适用。”任老师指很是感慨,家庭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于三个层面的问题:首先是家长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其次是家长对家庭教育规律、原则的把握;再次是符合实际的科学的教育方法。也就是说,好的教育方法来自于教育规律与实际的结合,来自于有正确的教育思想作指导。

    这些,都需要家长去学,而且要从“零”学起。

    如果家长在面对教育孩子的具体问题时,能这样去思考:我以前的教育方法是不是符合教育规律?怎样做才能符合规律?我的教育思想有没有问题?就进入了一个较高的境界。然而家长在这样思考时,必须要有一种参照才可能做出判断,理出头绪。这种参照,就是家教科学知识。

    因此,家长必须认真学习,要有自觉的学习意识。家长学习家教科学知识的途径很多,通过家长学校、广播、电视、报刊、书籍、优秀教师、优秀家长等途径,都能学到多种多样的科学、系统的家庭教育知识。

    华侨学校的任桂华老师特别强调,家长学到了家教科学知识,要联系实际去运用,不能照搬。听来、看来的知识,要努力跟自己孩子的实际、跟家庭实际对上号。要认真分析,对症下药。比如,一个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可能有多种原因:缺乏学习兴趣,不会听课,学习方法不好,跟老师关系不好,考试过于紧张……只有找准了原因,才能选择有针对性的措施方法,从而收到教育实效。家庭教育是非常忌讳盲目性的。

    家长在运用家教科学知识指导孩子的过程中,还应重视不断地进行总结。每过一段时间,冷静地分析一下前一段的教育措施、教育效果,看看成功在哪儿,有没有失误。想一想下一步该怎样施教才好。最好家人一起讨论,包括孩子。这样总结,会有许多新的认识,对不断提高家教水平大有好处。

    总之,不管你采取什么方法来教育孩子,只要让你的孩子感到生活很幸福,很愉快,健康,乐观,他(她)富有爱心,充满信心,对前途满怀希望,那么,你就是成功的家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