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说《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书名是错的
(2015-12-14 09:53:31)
标签:
尹建莉 |
分类: 家长学校 |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是近几年原创家教书中比较优秀的一部,但作为教授的尹建莉老师,用这样一个书名我就不理解了,因为混淆了角色、职责、爱和责任等一系列问题。
首先,老师和家长的角色和职责分工不同。家长从事的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任务是教育孩子学习品德和行为,是教孩子“习惯和做人”;而教师从事的是学校教育,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育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是教学生“学习和做事”。把角色不同、职责不同的两类人混为一谈,不该是研究家庭教育科学工作者所为。
其次,老师和家长对孩子的爱也不一样。很多家长希望老师能向家长爱孩子那样爱学生。其实,教师之爱与家长之爱是有区别的,他们的区别在于:
1、从爱的产生上来看,父母对子女的爱产生于血缘的亲情关系,而教师的爱则是建立在对祖国、对事业高度负责的责任感之上的。
2、从爱的性质来看,家长对于子女的爱,养护性比较突出,而教师对学生的爱,教育性特点最为明显
3、从爱的范畴来看,家长对孩子的爱,家庭性比较明显,而教师对学生的爱,社会性比较突出。
4、从爱的数量上来看,父母的爱往往只是施之于仅有的子女,而教师的爱则是面向全体学生。
教师之爱是一种理性之爱,教育之爱,是一种大爱。父母爱孩子是一种亲情之爱,是一种舐犊之情,或者是溺爱。把不同的两类爱混为一谈,也不该是研究家庭教育科学工作者所为。
第三,老师和家长的对孩子教育的责任不同。教师的责任是由契约责任和道德责任构成的。现在大部分教师都是通过签订聘书而走上工作岗位的,这一纸聘书便是一种契约,就是教师在工作中必须要履行的一种责任;同时教师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职业,还有其道德责任,这个道德责任更多面向的是学生、社会、国家的未来。然而,家长的责任是生物性责任和道德责任构成的。家长的生物性责任是传种接代、抚育长大,道德责任就是把孩子培育成“人”。教师对学生具有选择性,而家长对孩子没有选择性。把两种不同责任进行比较,更不该是研究家庭教育科学工作者所为。
由此可见,此书名如果从教育科学的角度来看是不科学的;如果从出版发行吸引眼球方面来说也在情理之中;如果为了强化家长的重要性,唤醒家长的话就更在情理之中了。我想说的是,如果书名是尹建莉教授自己起的,那问题就来大了,书名的炒作,让人们怀疑内容的真实,几位教授级家长给我谈读后的实践就是一个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