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0日——2015年11月27日,我有幸参加了中国教育服务中心培训中心组织的“中小学教师南京培训”。此次培训是我23年教师生涯中第一次出省学习,内心的激动无以伦比。我们乘坐陇西至南京的T118次列车,穿越陕西、安徽、河南、江苏四省,于11月21日达到了历史悠久、经济发达、教育理念先进的南京市。我们参观了江苏省名校:南京市北京路小学、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苏州市苏苑实验小学;观摩了全国最具影响力的著名特级教师的小学语、数、英优质课;聆听了全国著名课改专家及名校校长主题各异理念超前的专题报告。这次培训学习我感受颇深,收获丰硕。
孙双金是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南京市北京路小学校长、“国培计划”专家。下面我就孙双金所做的《传统文化与语文童子功》讲座谈谈我的心得。
一、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
孙双金首先强调了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的悠久而辉煌的文明史,在漫长的文明进程中,华夏儿女创造了灿烂多姿的中国传统文化,滋养了一代代中国人的身心,推动了社会进步。我们是中国人,我们不能丢掉中国文化的“根”。1988年1月,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时“宣言”,向世界呼唤:“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00年,去吸取中国孔子的智慧”。可见以孔子“儒家伦理”为轴的中华传统道德文化,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对下一代进行“中华魂”的教育魄在眉睫。在现实生活中,小学生多在麦当劳、冰淇淋、可口可乐的熏染中长大,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精华知之不多,认识肤浅。
同时,在当今的人类社会中,也形成了许多现代文明礼仪和习惯:比如尊重女性、交际礼仪、用餐礼仪、公共场所礼仪以及讲究卫生、说文明话做文明事等。良好的礼仪和习惯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尤为重要,甚至可以造就一个人的终身。同时,良好的礼仪和习惯为构建和谐社会、提高整个社会和文明程度、建设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社会主义社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根据有关资料的显示,我国的少年儿童现代文明礼仪和习惯也远不如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依赖感强、自理能力差、不孝敬父母和长辈、不知感恩、不懂合作、无创新精神和冒险意识等。这些不良的行为和习惯在许多青少年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
鉴于以上原因,如何让小学生从小接受传统和现代文明礼仪和习惯的教育,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已成为小学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夯实语文童子功
孙双金说,女人的气质来自阅读,说四十岁以前女人的脸是父母给的,四十岁以后是自己给的。其实任何人的气质都来自阅读。一个有底蕴、有文化、有学问的人,一脸的淡定、宽容、从容、高雅。本次培训的组织者戴老师,虽然年过50,但她对每堂课、每个讲座精准、得体的点评,透露着她深厚的文化底蕴,令人久久难以忘怀!经过本次培训,我更加坚定了我校本学期推出的每天增设二十分钟的阅读课和每学期进行的《中华经典诵读》这一举措。
孙老师的讲座“传统文化与语文童子功”,最让人感动的是开始引入的一段天津卫视播出的视频:天津六岁小姑娘李尚容,背诵《三字经》、《弟子规》、《论语》、《诗经》、《皇帝内经》、《易经》等口若悬河;用诗词形容主持人,使得主持人都无地自容。由此我非常认同专家的观点:12岁前的儿童是记忆力最好的时间。文言文对学生来说无所谓难易,其实古典诗词读起来更朗朗上口,不论是音律还是节奏等都适合儿童背诵,所以大量背诵中华传统文化,对儿童来说是练就童子功,是文化存款。儿童有了文化存款随时可以提取,张口闭口文言名句,还能引经据典。孙双金老师说,学语文的三字经就是“读、背、写”。所以,我们学校提倡学生大量去读语文老师推荐的小学生必读书目,去背教育部推出的必背中华传统经典书目,去写读书笔记,摘抄优美语段,是有理论根据的,是正确的举措。
我们不得不改变,语文教学死教课本篇目,把语文这个社会的大课堂局限于一节课上,一味追求眼前的成绩,而忽视德育、能力的培养。最后,还得给我们的老师们提个问题去思考:我们教者尤为语文教师读过、背过多少中华经典传统文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