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阚兆成
阚兆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40,299
  • 关注人气:4,79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注意力匮乏症的诊断、预防和治疗

(2015-11-23 14:15:54)
标签:

注意力

分类: 家长学校

注意力匮乏症诊断、预防和治疗 ——《冬吴相对论》听后感

 

                           王晓春

    

      学会专注,这不是一门课程,但比任何一门课程都重要。

     《冬吴相对论》中《互联网浅薄症》的话题里谈到,美国有个统计,说美国人一天接收到的信息相当于他的大脑一年能够处理的信息的三分之一。这种井喷式的、高压水枪式的信息显然大大超过了人脑的处理能力,人类出于本能的自我保护只能屏蔽掉一些信息,于是人就会变得越来越冷漠,于是很多人就会有一张“电脑脸”,那是一种比较麻木的、需要很强刺激才能引起表情的脸。他们的思维方式也会发生变化,变得碎片化,类似精神病人。在这样的氛围中,专注地关心和从事一件事情就成了比较奢侈的事情。我想,对于学校来说,这是致命的。一位教师如果面对一群这样的学生,教书就明显地成了一场灾难。我们有很多教师已经从一些“油盐不进”的学生身上体验到了这种滋味。还有一些学生似乎也跟着老师走,然而心不在焉。正如《冬吴相对论》中引用爱因斯坦的话“游手好闲的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要好”。这也是一种注意力匮乏症。没有专注,就一事无成。成绩不好的学生未必将来没出息,但若对什么事情都不能专注,思维乱七八糟像微博的发言一样东一榔头,西一棒子,那可就完了,以后不进医院看心理、看精神病科,就得知足。

     怎么诊断一个学生患有严重的注意力匮乏症呢?我想,有以下症状者,就应该注意了:

·经常躁动不安,无法注意听讲,甚至无法专心听完别人说一段话。

·有一张“电脑脸”,板滞,漠然,茫然。

·迷恋QQ、微博、电子游戏到不能自拔的程度。

·读书不能坚持到完整的一页,或者只喜欢看卡通书。

·新鲜刺激、强刺激饥渴。脑子里装的都是没什么用处的“新闻”。

·什么事情,只要他不“知道”,就急于“知道”,一旦“知道”,就再也不深究了。就是说,他的大脑只负责“接受”和“存储”,分析和思考的功能已经完全退化。

·你把某一段时间他发出的微博、QQ打印出来,放到一起看,感觉此人思路已经混乱缺乏内在线索,类似神经病人的胡言乱语。

     如果遇到这样的孩子,或者孩子有这种苗头,家长和教师该怎么办呢?换句话说,注意力匮乏症如何治疗和预防?

1、控制或定时关掉手机,不上网,不看电视。

2、闭着眼睛听音乐,不要有视频的,只听不看。要听古典音乐。外国的,比如巴赫,他的曲子不大煽情,中国的,比如二泉映月,春江花月夜之类的,比较宁静。

2、仰望星空。一定要找一个相对安静和开阔的地方,最好在乡村,长时间观看,不准说话。

3、面壁打坐。墙上什么也不要。不可以说话,尽量集中注意力想一句话,一段旋律,或者反复默念一首诗。开始做十五分钟,半个小时,逐渐加长。

4、背书。

5、写毛笔字

6、读整本的书。

     我的经验,这些活动只要坚持,都能有效地培养孩子的注意力,这都是修炼,是磨人性情的,收拢人注意力的。实施的时候,尽量引导孩子自愿,但不得已也要适当强制,开始修炼时间可以短一点,逐渐延长,年龄小的孩子修炼时间不要搞得很长,不要超出他的忍受力。关键是长期坚持,不要幻想立竿见影。我对宗教的很多修行方式一直有偏见,认为念经敲木鱼之类是浪费时间,形式主义,后来我才逐渐认识到这是我的浅薄。这些表面上看十分枯燥无趣的重复动作,其实有一个很重要的意义,那就是训练人的专注力引导人内观和自省。其实这就是有意识地屏蔽掉大量的外部垃圾信息,清洗人的大脑,使人获得生机,获得内在的力量,这是大脑的一种“环境保护”。于是我就懂得了一个道理,人的精神世界,不开放不行,不适当封闭也不行,掌握好开放和封闭的分寸,才能得到心灵的平衡,充实而不拥挤,简单而不贫瘠

      各位家长和老师!在这个“注意力匮乏症”迅速流行的时代,让孩子出类拔萃反倒更容易了,您只要注意从小培养孩子持续关注的品质,长大他就能超过别人,这比考试成绩更重要,而培养起来比提高考试成绩更容易。在一个盲人国家,一只眼的人就能当国王。众人皆醉,只要你不喝酒,就超凡脱俗了。

               2012,10,

诊断、比方说zheitangzhai孩们fenghuanglengzengshenye做不jinge

预防

治疗

人类出于本能的自我保护只能屏蔽掉一些信息,比方说不要告我。

一天接收到的信息相当于他的大脑一年能够处理的信息的三分之一。你说nangxie他根本接受不liao

人就会变得越来越冷漠,于是很多人就会有一张“电脑脸”,那是一种比较麻木的、需要很强刺激才能引起表情的脸。比方说zheitangzhai孩孩们心理素质好lie,你说什么也没反应

他们的思维方式也会发生变化,变得碎片化,类似精神病人。一会zhainang

专注地关心和从事一件事情就成了比较奢侈的事情。也zousi坚持

游手好闲的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要好”。干shen也不当回事,就像xuexue?我说她zou静不下心来。

成绩不好的学生未必将来没出息,但若对什么事情都不能专注,思维乱七八糟,像微博的发言一样,东一榔头,西一棒子,那可就完了,一会说zhai,一会说nang

躁动不安,比方说坐也坐不住,站也站不住。

有一张“电脑脸”,板滞,漠然,茫然。比方说chenxiaodong

新鲜刺激、强刺激饥渴。脑子里装的都是没什么用处的“新闻”。比方说chenxiaodong看鬼片

·什么事情,只要他不“知道”,就急于“知道”,一旦“知道”,就再也不深究了。就是说,他的大脑只负责“接受”和“存储”,分析和思考的功能已经完全退化。比方说chenfuhe,道听途说,到处传播信息,而没有自己的分析思考。

读书不能坚持到完整的一页,无法注意听讲,甚至无法专心听完别人说一段话。比方说chenfuhe,不等你说完早zoulan,做什么也静不下心来。

迷恋QQ、微博、电子游戏到不能自拔的程度。自己管不住自己

充实而不拥挤,简单而不贫瘠。就像我现在?

写毛笔字。这是一种修身养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