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邓丽君的伯乐:左宏元先生的艺术人生能告诉我们点什么?

(2015-11-01 20:43:06)
标签:

左宏元

古月

分类: 阚侃教育

    本期《周末文艺》向经典致敬人物是左宏元先生,他是邓丽君的伯乐和贵人。左宏元先生为2000多首歌曲谱写了曲子,邓丽君唱的歌曲大部分都是左宏元先生的歌曲。

看了本期《周末文艺》,至少给我几点启示:

一是小时候顽皮的孩子将来大多都很有出息。左宏元先生小时候就是非常顽皮的孩子,他的成就与他的顽皮不无关系,但我们绝大多数的老师都不喜欢班里顽皮的孩子,这是扼杀这些孩子成才的关键。人的学习基本类型有三种1)听觉型、2)视觉型、3)动觉型,大多顽皮孩子的学习是动觉型的,容易不遵守纪律,遭老师和同学讨厌,因此,这些孩子的学习遇到了大麻烦,我想说的是幼儿园和小学老师要尊重并保护好这些孩子的学习类型,他们中可能有诺贝尔奖得主,不要把他们扼杀在教育的摇篮里。

二是艺术家、科学家等专业人才都有一颗纯净的心。左宏元先生81岁了,像一个老顽童,总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实际上,复杂的人搞不了艺术,干净、清澈、心无旁骛之人才能在艺术道路上有所成就。追求艺术的人就把心掏干净,清清亮亮的生活,这样才能看到蔚蓝的天空。

三是生活即教育,教育及生活。任何好的作品都是来自生活,都很接地气,左宏元先生为了写好《娜奴娃情歌》一首歌,在少数民族部落生活了两年。新白娘子传奇中的《渡情》一歌用了他小时候跟京剧班玩耍时学到的大量京剧元素。我们现在孩子的作文没了生活,“学习”两个字变成了一个字“学”,“习” 字不见了,黑板上做实验,这样的教育培养出来的近乎书呆子,看看美国的教育,课程、课堂、作业、作文、周末、假期,没有一个环节不与生活、实践联系的,我们的教育不能光让孩子“学”了,要多让孩子玩耍,多让孩子有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