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母做了什么使孩子变成了发脾气的高手?

(2015-10-24 07:50:46)
标签:

育儿

分类: 家校共育
   面对孩子的情绪,父母最常见的反应是:
   1、以暴制暴:“再闹,就给我试试看!”“不乖就把你赶出门”之类的严惩、恐吓和威胁话语,不但会扼杀孩子的自尊心和安全感,甚至会让孩子采取自我破坏和被动的攻击行为当成报复。
   2、当孩子情绪的奴隶:“不要哭,就带你去吃麦当劳!”“我买玩具给你就是了,别难过了!”用贿赂、哄劝的方式息事宁人,避免孩子体会不好的情绪,反而让孩子学会了“情绪勒索”。
   3、为孩子的情绪贴标签:“你这个坏孩子,为什么这么粗暴?”“真是爱哭鬼!惹人厌!”你贴在孩子身上的“负面标签”,会轻而易举地扭曲孩子的自我概念。
   4、流于说教:“你看!我不是早就跟你说过了……”当孩子伤心、难过、生气的时候,情绪已经主导了全部意识,根本不是灌输规则与训诫说教的好时机。
   5、回力球效应:“你再闹啊!干脆把我气死好了!”在孩子闹脾气时,无法保持冷静,反而回以愤怒,形成“你来我往”的恶性循环,最后“发脾气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想法也将深刻烙在孩子的心上。
  爸妈如何当好情绪教练?
   孩子情绪学习经验深受父母的影响,父母同时也是稳定孩子情绪的最主要来源。
   根据美国华盛顿大学心理学教授约翰--高特曼的追踪调查发现,父母扮演情绪教练的孩子,比较有能力处理自己的情绪,挫折忍受度高,社交能力和学业表现也比较杰出。提高孩子的情绪能力,已成了现代父母的必修课。
三个步骤破解孩子情绪密码:培养情绪能力,愈早开始愈好,且要注重方法和技巧。在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时,父母可采取以下三个步骤:

   步骤1:理解、接纳孩子的情绪
     如果孩子出现情绪反应,父母要先用同理心和倾听的技巧,接纳孩子的情绪。当孩子知道你愿意理解他的感受,就会慢慢将心情沉淀下来。例如:当我觉得害怕、紧张、担心、嫉妒时,我觉得如何?我可以怎么办?
   不过,接纳孩子的情绪,并不代表同意孩子的行为,更不是放任孩子把情绪表现当成工具,对父母予取要求。要让孩子明白:所有的感觉都是可以被接纳的,但是不当的行为必须被规范。
  步骤2:协助孩子觉察、表达情绪,并理清原因
   接下来,父母要像一面情绪镜子,运用言语反映孩子的真实感受,协助孩子觉察、认清自己的情绪,例如:“看你哭得这么伤心,一定很难过,对不对?”响应孩子的感受,可以让孩子明了自己的感觉。
   之后,继续用开放性的提问方式,例如:“今天是不是发生什么事了?”协助孩子正确表达情绪,理清情绪背后的原因。只有找到情绪反应的真正原因,掌握孩子的心理需求,才能对症下药。
   步骤3:引导孩子调整认知,思考解决方案
   等孩子情绪缓和下来,引导他调整认知,从另一种角度看待引起他困扰的事情,例如:“玩具被同学不小心弄坏了,你觉得很生气。但是你打人没办法让玩具恢复原状。我们一起想想看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好不好?”

 
班主任寄语:
    孩子情绪学习经验深受父母的影响,父母同时也是稳定孩子情绪的最主要来源。希望通过学习,能对家长朋友们有所帮助,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最亲密的引导者,创建和谐的亲子关系,培养出健康、阳光、快乐的接班人。(何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