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罗森塔尔”效应与“罗森塔尔”实验的启示

(2015-09-24 14:59:30)
标签:

罗森塔尔

分类: 阚侃教育

罗森塔尔效应

1968年的一天,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助手们来到一所小学,说要进行7项实验。他们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那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启示:积极暗示能激活思维,激发潜能是梦想成真的基石之一罗森塔尔效应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或“期待效应”。显然,罗森塔尔的“权威性谎言”发生了作用,因为这个谎言对教师产生了积极暗示,左右了教师对名单上学生的能力的评价;而教师又将自已的这一心理活动通过情绪、语言和行为传染给了学生,使他们强烈地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热爱和期望,变得更加自尊、自信和自强,从而使各方面得到了异乎寻常的进步。

 

“罗森塔尔”实验

“罗森塔尔”的实验表明,教师的视野只能监控到30人以内,这是教师关注的最大值。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言行举止、心理状态、学习状态,甚至是表情的变化都逃不过教师的法眼。这样的课堂,纪律能较好的调控,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行为,真正做到从每个学生的学情出发。

启示:孩子的成绩在班里进不了前30名,选择这个班是有问题的。在大班额教学的情况下,好学生都挤在一所学校,或一个班内不是什么好事,一个班里光尖子生也不会都升上理想的学校,事实上,我们的顶尖学校每个班考上一本的数量也就在30人左右,多一点的也比较少见。但好学生分到几个班,都在老师的法眼之内,情况就不一样了,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讲的“宁当鸡头,不当凤尾”的道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