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常识】杨莉君:科学解读蒙台梭利教育法

(2015-08-10 08:39:22)
标签:

幼儿教育

分类: 家长学校

    玛利亚.蒙台梭利是20世纪初期的一位著名幼儿教育家。1907年,她在意大利的罗马贫民区创办了儿童之家”,1909年出版了《蒙台梭利方法》,形成了独特的幼儿教育方法――蒙台梭利教育法。

作为一种较为先进的幼儿教育模式,蒙台梭利教育法对当今世界各国幼儿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蒙台梭利认为,生命力的冲动是通过儿童的自发活动表现出来的。通过活动,儿童的生命力和个性得到了表现、满足和进一步发展。

所以,儿童的课程与教学应该建立在儿童的兴趣、发展需要、疑问与经验之上。她设计的教具可以根据儿童的需要实施个性化教学。典型的蒙台梭利教室分为日常生活、感官、教学、语言、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艺术表现等七个区域,各个区域为儿童提供不同的工作材料并随着儿童的发展不断更换,以满足儿童发展的需要。

蒙台梭利教具具有自我纠正错误的功能。比如,带插座的圆柱体,粗的圆柱体无法放入细的圆洞中,细的圆柱体放入粗的圆洞中会转动,长的圆柱体放入短的圆洞中会凸出圆洞,短的圆柱体放入长的圆洞中会凹进圆洞。幼儿在感知、操作教具时,经教师的提示,再行尝试,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蒙氏教育法脱胎于智力障碍儿童的训练方案,在她设计的16套教具中,每一种教具只训练一种感知能力,而排除了其他的感觉。教师出示教具是有顺序的,感觉训练也有具体的步骤和程序:首先让儿童认清物体的相同属性(如配对或将镶嵌物嵌入适当的地方);再认清物体的不同属性(如颜色、大小或形状等的不同);最后,识别相差较小的物体的属性(如同样的颜色,但深浅不同)。每种练习都按照三段式的练习法进行。这种高结构化的操作活动被指定在既定的目标上操作,只强调技巧及实体复制,对儿童在活动中主体性的发挥是不利的,构成了她的方法的局限性。

蒙式方案中强调个人特色,强调每个儿童自己选择教具、材料,自己进行操作,自我发展,不能提供儿童社会技能训练的机会。同时,针对儿童孤立的感官进行训练,强调操作的步骤和程序,缺乏增进社会互动与语言交流的机会。另外,蒙式教育法更缺乏儿童在活动中陶冶情感和体验快乐的机会,过于强调读、写、算的技能。这些都不利于儿童情感的发展。

移植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目的,既不应是哗众取宠,也不该只作为了幼儿园创收的手段;而应该服务于我国幼儿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服务于儿童的发展。

但是,蒙台梭利教育法在越洋来到我国后,成为幼儿园课程中的新宠,甚至有的幼儿园以它作为收取高额赞助费的借口,不加改造地全盘照搬,这不利于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不利于我国儿童整体素质的提高。

(《人民教育》2004年11期作者简介:杨莉君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系主任,学前教育学学科带头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