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拓展性课程:价值、关系与开发

(2015-07-14 08:47:43)
标签:

拓展型课程

分类: 课程与课堂

  6月28-29日,2015全国小学拓展性课程建设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校长沙龙”是本次研讨会的一大亮点,参与沙龙对话的三位校长就拓展性课程的价值、拓展性课程与基础性课程的关系、拓展性课程的开发进行了深入剖析。

  关注3个关键词:自主、选择、生活

  成尚荣:拓展性课程有许多内容,也有许多途径。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田慧生指出,拓展性课程必须做好顶层设计,同时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拓展性课程不能只做加法,只有实现整合之后,才能使课程发挥积极作用。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郭华的报告深刻易懂。她认为基础性课程具有共同性、普遍性、生发性、起始性等特征,而拓展性课程则集中了所有课程的共同特征。“越是基础性课程越具有拓展性”这个观点很重要。关于课程的满与留白,郭华说,要从留白的课程中发现新的价值,拓展性课程绝不是装饰,不要为了美丽而忘记本质。

  3位校长对此怎么看?

  刘飞:今天的几个报告给了我很大启发,也促使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要做拓展性课程”这个问题。

  我想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自主。我们的孩子缺少真正的自主,甚至连自主举手的权利都没有,教师决定了让不让学生举手,或者举了之后让不让这个学生发言。所以我们要呼唤一种没有牵制的自主,无论是基础性课程还是拓展性课程,都应该努力做到这一点。

  第二,选择。我们的孩子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现在,各学校都开发了许多拓展性课程,但是这些拓展性课程到底有没有给予孩子一种高品质的选择,到底值不值得孩子选择?

  第三,着眼于给孩子完整的生活。北京中考刚刚结束,其中有一道题给大家的启发非常大。题目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判断一下,一个鸡蛋重500克,普通的卧室门高3米,教室的灯管长2米,国歌时长50秒,以上说法哪个正确?结果我身边有相当数量的孩子都把这道题答错了,然而回家以后,没有接受过相关教育的老人却能脱口而出正确答案。所以,无论是基础性课程,还是拓展性课程,一定要给孩子一个完整的生活。

  自主、选择、生活,是我关注课程建设的3个关键词。

  成尚荣:拓展性课程是专门为儿童开发的课程,同时也是由儿童创造的课程,因此自主、选择、生活是开设拓展性课程非常重要的3个尺度。讨论拓展性课程不能没有价值取向,也不能没有价值定位。

  满小螺:我想谈一谈自己对郭华教授提到的“给课程留白”的理解。

  10年前,各学校都在大力推进特色文化建设,我看到许多学校搞得墙上地上都是各种各样的展示,当时我就想到一句话,“金刚怒目,不如菩萨低眉”。所以,我很赞同郭华教授所说的,留白就是给学生、教师创造自主发展的空间。因此我在做校本课程建设的时候,就特别注重这一点。

  举个例子,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上,许多学校常常以多取胜,有些学校的校本课程数量甚至高达上百门,这有点不靠谱。我们学校是抓住每个学科最重要的一两项特色,然后对其进行拓展和研发。

  我的一个观点是,开发校本课程也可以“以少取胜”,抓住学科中最关键的部分进行课程建设。比如,语文就抓阅读和演讲,数学就做理财等。

  拓展性课程首先要体现国家意志,因为拓展性课程也是课程,应该服从国家课程的基本原则和方向。其独特的价值就是充分发挥教师优势,尽可能地符合教师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

  李明新:在现实层面,学校课程就是学校智慧的体现。不管课程理念是什么,也不管学校设定了怎样的办学目标,我们最终都要回归学校。因此,在课程建设时必须从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配备、学生实际,甚至学校经费等方面出发。

  刚才谈到的一些问题也许不能很快得到解决,但是要通过学校的智慧,用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对这些问题进行巧妙处理,然后在现有的情况下,生发学校课程。从这一点来讲,学校必须想清楚我们的课程建设是为了什么,具体应该怎么做。最后是我们的学校怎样才能把课程建设做得更好。

  不做加法做整合

  成尚荣:这3位校长所在的学校在拓展性课程方面都做了很好的实践,下面请3位校长介绍一下自己学校最得意的一门拓展性课程。

  刘飞:介绍一门最得意的拓展性课程对我来说有点难度,因为我认为校本课程并不是开得越多越好,而一定是要向学校的课程体系发展。从学校的整体建构来说,芳草地作为国际学校,国际化必然是学校的神圣使命,所以就拓展性课程来说,我们构建了这样一个课程体系,其中包括“我爱芳草地”、“可爱的故乡”、“美丽的中国”、“多彩的世界”、“我想去那里”和“唯一的地球”6个课程主题。

  我认为,学校把原来的一些零散的校本课程纳入这6个主题之后,不仅推进了学校整体的主题式教学,也实现了学科之间的穿越,为孩子提供了一个完整全面的学校生活。

  

  成尚荣:感谢刘飞校长的纠正,这个纠正很重要,我说最得意的一门,而刘飞校长说不是一门。刘飞校长还谈到了芳草地课程建设的整体构架,过去我们把一个大的世界纳进小小的课程,但是今天,我们要把课程里的世界发掘出来,这就是芳草地小学的课程体系,从这里拓展,从这里走向世界。很大气,也很有国际视野。

  满小螺:我们学校叫行知小学,行知的主要概念一个是爱,一个是行动。所以从办学之初,我们就提出了“每日三问”,第一问:学生在学校是不是第一位的;第二问:是不是所有学生都享受到了我们的教育资源;第三问:现在的办学对于孩子未来的成长,以及未来生活的创造是不是正相关。

  我们学校一共有12门拓展性课程,其中一门是将数学中的理财部分拿出来进行放大。理财能力是一个人在经济社会中的必备能力,现在的国家课程没有涉及相关能力的培养,那么我们就将其放大和延伸,以弥补这一课程空白。于是,我们就开发了这样一门以理财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课程,根据每个学期每个年级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个课程基本框架。除了每个学期举办理财节,学校还开设了理财基地。每天下午4点-5点,学校开辟一个小市场,让学生各自摆摊,开展售卖活动,并成立理财基金会,把这些收入集中起来,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和教师,让理财找到方向,实现个人价值。

  

  成尚荣:理财课程不限于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它对学生的道德成长、素养成长等都能产生极大的影响。

  李明新:我来介绍一下北京小学的四季课程。在该课程的具体操作方面,我总共说三句话。

  第一句,不改学制,改学程。我们没有权力更改学制,但是可以改变学生学习的进程。按照生命的节奏划分,四季课程包括两个月的学科学习和一周的综合实践活动,即“2-1-2-1”课程模式。

  第二句,不改总量,改课时。学校不能突破国家的课时总量,不能增加学生的负担,但是可以调整单个课时。因此我们在控制课时总量的同时,灵活地调整课时,把40分钟一课时变成35分钟或30分钟一课时,从而实现整体上的全盘考虑。

  第三句,不做加法,做整合。不做加法就是不增加课时,不简单增设课程类别;做整合首先是课程之间的整合,然后是不同学科教师的整合。四季课程是将国家安排的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整合,因为这门课只有纲要没有成型的教材,师资方面也存在一定缺陷。所以,我们就按照春夏秋冬进行划分,把这些课时与校本课程整合起来,按秋、冬、春、夏分别设立“科技创意周”、“传统文化周”、“律动健身周”和“读书实践周”;不同年级也有不同的主题,比如科技创意课程并不仅仅只是搞科技,它是以科技为核心,同时涉及语言、手工等多个领域的学习。同一年级组的20多个教师根据所在学科,组成课程研发团队,在课程纲要和相关专家的指导下,共同研发课程。

  

  成尚荣:我觉得,四季课程不同于一般学校开设的“找春天”“秋天在哪里”等课程,因为该课程既基于四季,又超越了四季。

  校长要有课程资源观

  成尚荣:有位来自河南永城贝斯特外国语学校的教师问满小螺校长:对于偏远城镇的农村学校,要想更好地开展拓展性课程,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满小螺:我们一定要建立起自己的课程资源观。课程是无处不在的,就看你有没有一双发现的眼睛,把能够激发教育性内容、能够帮助学生发展、具有自己学校特色的东西提炼出来并加以开发,这样就能将其演变成自己学校的拓展性课程。

  我觉得作为校长,首先要自己愿意进行改革,然后真正立足于学校实际,思考在改革中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并积极发现教师中的宝贵资源。

  

  成尚荣:针对拓展性课程的建设,我总结出3个关键点,第一校长要带头,第二要善于发现,第三要有资源意识。最后,请每一位嘉宾围绕拓展性课程,各说一句话来结束这次沙龙对话。

  李明新:把拓展性课程的价值想清楚,这是我们做课程的起点。

  满小螺:校长是做好拓展性课程建设的一个关键点。

  刘飞:通过拓展的过程,促进每个孩子全面且有个性的发展,这就是我所希望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