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种在孩子的心上
(2015-05-18 08:44:15)
标签:
学生喜欢的老师 |
分类: 呐喊.建议 |
如果说演员的生命在舞台,医生的生命在手术台,教师的生命就应该在讲台。做孩子喜欢的老师,上孩子喜欢的课, 应作为老师不懈的追求。
人生一辈子,教过我们的老师估计有几十位,然而留在内心深处的却不过三五。细想想,有哪些老师时常被我们想起,至今还深刻地影响着我们,他们为什么常被想起?再想想,我们已经教了十几年、几十年的书,教了几千个孩子,你有多大的把握,能够被学生常常想起?
什么是名师或好老师?我认为就是能把自己种在孩子心上的人,能教孩子一生受益东西的人。身为老师,如果种不到孩子的心上,即使教了一辈子书也是枉然;若能把自己种在孩子心上,即使只教几届,也会真正的“桃李天下”。
孩子喜欢学习一定是从喜欢老师开始的
孩子不喜欢你,是因为你不喜欢孩子!老师的表情,就是学生的心情。孩子喜欢学校,往往也是从喜欢老师开始的。我们的孩子,如果周六就盼着上学,教育就成功了一半。如果刚周二就盼着周末,教育就失败了五成。
受同事欢迎不如受同学欢迎
受同事欢迎的老师,下课后习惯回办公室与同事谈天论地、娱乐八卦,谈谈别人的老公、说说自己的孩子;受同学欢迎的老师,下课后更愿意留在教室,向孩子嘘寒问暖,拍拍这个肩膀,摸摸那个脑袋。新型的师生关系,不是教师高高在上,而是融入其中,淹没在孩子里面。
再好的老师,没有学生的喜爱,其意义何在?我十分在意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孩子年幼评价可能会有失公允,评价的结果也可能并不客观,但不得不承认,这是孩子主观上的真实感受。我们要确信:孩子喜欢学习,一定是从喜欢老师开始的。如果老师的爱,孩子感受不到,接纳不了,这样的爱,其意义何在?
在学生眼中,教师如果一不可亲:这老师轻易没笑过,一笑还能把人吓坏(因为他的脸部肌肉已经严重僵化了),其浑身有股浊气,拒人千里之外,连走在小区里,小狗都躲着他走;二不可爱:从没见他与别人开过玩笑,如有同事开了他一个玩笑,他气得要拿菜刀追人家几里地。科里同事组织去K歌,临到结束他一首都没有唱,大家等他唱完一首才好散场,未料他扭扭捏捏地搜寻了半天,最后竟唱了一首《国歌》。与这样的老师在一起,实在是太没有意思了;三不可敬:在课堂上,很多知识都讲不明白,还不允许学生质疑,爱提问的同学,在他眼中都属于捣乱。爱占小便宜,为了省钱,让学生去给他搬家,让学生家长给他买回老家的机票,至今不给机票钱。四不可信:有学生好不容易得到女生的一张纸条,未料被老师发现了,求他千万别对外声张,未料第二天“地球人都知道了”。学生一不小心犯了错,求老师给个机会,千万别告诉父母,未料还没到家,“暴风雨”已经降临了。
如果教师四“可”皆无,那就必然“可恶”,“可恶”至极,就变“可怕”,成为学生噩梦中的那个家伙。
(杨坚,原载《教师博览》原创版2015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