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母亲节。此时此刻,做儿女的阅读这两篇美文,会有不一般的感悟。
《妈妈喜欢吃鱼头》
作者:陈运松
在我依稀记事的时候,家中很穷,一个月难得吃上一次鱼肉。每次吃鱼,妈妈先把鱼头夹在自己碗里,将鱼肚子上的肉夹下,极仔细地捡去很少的几根大刺,放在我碗里,其余的便是父亲的了。当我也吵着要吃鱼头时,她总是说:
“妈妈喜欢吃鱼头。”
我想,鱼头一定很好吃的。有一次父亲不在家,我趁妈妈盛饭之际,夹了一个,吃来吃去,觉得没鱼肚子上的肉好吃。
那年外婆从江北到我家,妈妈买了家乡很金贵的鲑鱼。吃饭时,妈妈把本属于我的那块鱼肚子上的肉,夹进了外婆的碗里。外婆说:
“你忘啦?妈妈最喜欢吃鱼头。”
外婆眯缝着眼,慢慢地挑去那几根大刺,放进我的碗里,并说:“孩子,你吃。”
接着,外婆就夹起鱼头,用没牙的嘴,津津有味地嗍着,不时吐出一根根小刺。我一边吃着没刺的鱼肉,一边想:“怎么,妈妈的妈妈也喜欢吃鱼头?”
29岁上,我成了家,另立门户。生活好了,我俩经常买些鱼肉之类的好菜。每次吃鱼,最后剩下的,总是几个无人问津的鱼头。
而立之年,喜得千金。转眼女儿也能自己吃饭了。
有一次午餐,妻子夹了一块鱼肚子上的肉,极麻利地捡去大刺,放在女儿的碗里。自己却夹起了鱼头。女儿见状也吵着要吃鱼头。妻说:
“乖孩子,妈妈喜欢吃鱼头。”
谁知女儿说什么也不答应,非要吃不可。妻无奈,好不容易从鱼肋边挑出点没刺的肉来,可女儿吃了马上吐出,连说不好吃,从此再不要吃鱼头了。
打那以后,每逢吃鱼,妻便将鱼肚子上的肉夹给女儿,女儿总是很艰难地用汤匙切下鱼头,放进妈妈的碗里,很孝顺地说:
“妈妈,您吃鱼头。”
打那以后,我悟出了一个道理:
女人作了母亲,便喜欢吃鱼头了。
《大钱饺子》
作者:张林
那是动乱的第二年吧,我被划进了“黑帮”队伍里。我在那长长的“黑帮”队伍里倒不害怕.最怕的就是游斗汽车开到自己家门口,这一招太损了。
嗐,越害怕还越有鬼,有一次汽车就真的开到一了家门口。那八旬的老母亲看见了汽车上的我,嘴抖了几抖,闭上眼睛,扶着墙,身子像泥一样瘫了下去。妻子竟忘了去扶持母亲,站在那儿,眼睛都直了,跟个傻子一般。
我担心老母亲从此会离我而去。谢天谢地,她老人家总算熬过来了。
那年除夕这一天,竟把我放回家了。
一进家门,母亲用一种奇怪的眼光打量我,然后,她一下子扑过来,摸着我的脸。最后,她竟把脸埋在我的怀里,呜呜地哭起来;妻子领着孩子们只远远地站着,也在那儿哆哆嗦嗦地哭。
“媳妇,快包饺子,过年!”母亲对妻子说。于是,一家人忙起来,剁馅、和面……一会儿,全家就围在一起开始包佼子;这时,母亲忽然想起一件什么事,说:“哎呀,包个大钱佼子吧,谁吃了谁就有福!”
为了使母亲高兴,我同意了,而且希望母亲能吃到这个大钱饺子。我要真诚地祝福她,愿她多活几年。
母亲从柜里拿出个蓝布包,从包里掏出一枚道光年间的铜钱来,她颤抖地把这枚古钱放在一个面皮上,上面又盖了点馅,包成一个饺子。这就是大钱饺子了。母亲包完这个饺子,用手在边上偷偷捏出一个记号,然后,若无其事地把它和别的饺子放在一起。但我已经清楚地记住了这个饺子的模样了。
饺子是母亲亲自煮的,饺子要熟了,像一群羊羔一样漂上来。我一眼就看见那个带记号的大钱饺子。
母亲在盛饺子的时候,把这个大钱饺子盛在一个碗里,又偷偷把它拨在紧上边,然后把这碗饺子推到我面前:“吃吧,多吃,趁热吃。”我觉得心里一阵热,鼻子也酸疼起来。我想应该让母亲吃,让她高兴高兴。但我一时想不出办法,因为母亲认识这个饺子。
我想那就给妻子吧,她跟我生括了20年,现在已经是快半百的人了。为了我挨斗,她心血都快要熬干了。我趁妻子上厨房去拿辣椒油的工夫,.偷偷把大钱饺子拨在她的碗里。谁知,妻子从厨房回来,看了看碗,又用一双深沉和感激的眼睛望着我,眼圈都红了。啊!她也认识这个大钱佼子。
妻子没有做声,她吃了几个饺子,忽然说了声:“都快粘在一块了。”说着,就把所有的佼子碗拿起来摇晃,晃来晃去,就把那碗有大钱饺子的放到了母亲跟前。母亲显然没有注意,边看我边吃饺子,突然“啊”了一声,大钱佼子佼了牙。
奶奶有福!吃到大钱饺子了!”妻子像孩子般喊着。
“我……这是咋回事?”母亲疑惑着。这时,当嘟一声,一个东西从她的嘴里掉在碟子里,正是那个大钱。
于是,我领着老婆孩子一齐欢呼起来:“母亲有福!”
“奶奶有福!”
“……”
母亲突然大笑起来,笑着笑着,流出了一脸泪。我和妻子也流了泪。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