阚兆成:为什么要阅读的9条理由
(2015-04-23 08:22:25)
标签:
世界阅读日为什么阅读理由 |
分类: 阚侃教育 |
1、阅读可以改善大脑结构。人之初,造物主只是创造了些毛坯而已,是毫无魅力、很不完美的。肉体的滋长、强壮与满足,只需五谷与酒肉,但五谷与酒肉所喂养的只是一具没有灵魂的躯体。瑞典作家马丁·韦德马克讲了一件事:有个人家有两个儿子,老大因为当时家庭经济拮据,未能上学,也就是说未发生阅读行为,而老二因为家庭经济情况得到改善,有条件上学,也就是说发生了阅读行为。后来,一个科研机构对兄弟俩的大脑进行了细致的科学测试,结果发现,那个不曾发生阅读行为的老大的大脑,发育是不完善的。研究发现,阅读会从生理上改变我们的大脑。
2、阅读可以收获知识。文学能让人们看见看不见的东西,史学能让人们拥有判断真伪的能力,哲学能让人们以联系发展的眼光看待万事万物,自然科学能创造一个又一个科学奇迹,展现人类智慧的无限魅力。读书是为了积累知识,增长学问、见识和智慧。英国哲学家培根所说的“知识就是力量”就是这个道理。读书可以晓古知今,洞察内外;读书能穿越时空隧道,到达过去、现在和将来;读书可以与上古下今及中外先哲、圣人交流,而且是非常平等的交流,就连昔日的帝王将相也只会无声地接受读者对他们是非曲折的点评。
3、阅读可以怡情养性。阅读的过程无疑是自我修炼提高的过程,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欧阳修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书,则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梁章矩说“人无书气,即为粗俗气,市井气,而不可列于士大夫之林”;李苦禅诗“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苏东坡留下“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经典名句。
读书使你消解怨恨、淡泊名利、祛除浮躁,平心静气,心气平和;精神澄净,日日是好日,夜夜是清宵,处处是福地,心心是爱心;以善心待人,以善举待世。忧伤时,拿出一本书,踏着字迹铺成的道路,到知识的海洋中畅游,把所有的不快抛弃九霄云外;浮躁时,捧出一本书,和智者对话,与哲人论理,侧耳倾听又细心领悟,金钱、名利与地位便无足挂齿。清雅的气质来自于书香熏染,生命的厚重来自书卷的沉淀。
4、阅读可使人单纯率真。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退隐山林,以著书立说自娱,以诗文辞赋娱人。李白仰天长啸“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惊世骇俗之语至今余音绕梁。这种潇洒无羁的活法,就是问心无愧,坦坦荡荡的做人。旷世文豪苏轼,一生不阿顺取容,不避罪谴,结果改革派不亲,保守派不爱,“一肚子不合时宜”,然而读书有成,文名显扬天下。文天祥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用读书人的风骨和气节奏出了人生的最强音。为何越是这些身为大学问家的读书人,在做人方面越单纯率真、固执得近乎愚蠢?如果这些读书人对自己做人的原则稍加曲意迎奉,他们生存的会多么如鱼得水,左右逢源?可他们却钻不出这个牛角尖,眼睛里面揉不进一粒沙子。
5、阅读可善养浩然之气。所谓浩然之气有四:“临渊不惊,临危不惧;宁死不屈,宁折不弯;可抛头颅,不失节操;国难当头能奋然而起,危机时刻敢舍身成仁。此为壮气。”“把酒临风,横槊赋诗;壮心不已,志在千里;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此乃豪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心不恋进退,思不虑得失,举杯邀月,游目聘怀;不求与日月相始终,只见今世之乐无穷。此乃逸气。”“与天地相应和,与自然相吐纳,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见花落水流,能知其旨趣;听禽鸣天籁,可悟其天真。此为清气。”此四气合在一起,就是做人最高境界的浩然正气,有此浩气,自可傲立于天地间,必然是“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大丈夫。如何能够达到这样一种境界,唯一途径就是读书。
6、阅读可以启迪人生。有人说人生只有三天,即昨天、今天、明天。昨天是历史,今天是当下,明天是未来。昨天靠书籍启蒙,今天靠书籍导航,明天靠书籍开拓。文以载道,书以致知,读书可以让人明理。生活中有些人有着性格缺陷乃至人格缺陷,读书可以让他们审视和完善自我。读书可以让人放远眼光,开阔思维,不断的让创新的火花迸发,不断的充实自己的思想,不断的形成自己的人生价值观,不断的去追求更高的理想。读书识理会让我们觅得并保持人生应有的快乐。
7、阅读可以充实人生。读书的人,见识不会囿于自身的经历,通过一本本书,他们可以超越时空,心骛八极,探索未知。阅读既没有时空的束缚,也没有地域的界限。书是时间穿梭机,可以回溯千年,感受先贤的聪明智慧;书是通往大千世界的天窗,足不出户就可领略世界雄山丽水;书是人生的实习间,书中所有的实践都可间接体验;书是高端对话的大平台,可以与任何一个时空的大师级人物沟通、交流;书是生命的调味剂,文学历史、社会百科,只要自己喜欢,于都市喧嚣之中辟一方宁静,沉浸在字里行间把凡尘琐事搁浅,或沉思,或静悟,悠哉快哉。博览群书而知识面广,不断学习而文化底蕴深厚,不断反思而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不断实践而创造辉煌。
8、阅读可以成就人生。读书可以改变人生,读书更能成就人生希望。有资料显示:喜欢读书的孩子比不读书的孩子成才的概率高5倍。一位资深教育专家把决定一个学生学习成绩的能力分为四种,依次为: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作业能力、考试能力。把阅读能力排在首位,可见阅读的重要性。
读书是提高自己综合素质的一个永恒不变的主旋律。读专业书,促专业成长;读心灵书,有阳光心态。书是高明良师,它点亮人生前进之路。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领导者》一书中则说:“所有我认识的伟大的领导者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他们都是伟大的读书者。”读书为知为己比较容易被常人理解,为人则必须有大胸怀和大抱负。
9、阅读可以让精神回归家园。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阅读的广度改变生命历程的长短,阅读的深度决定思想境界的高低,阅读是实现心灵的成长、精神的发育最最重要的途径。真正的阅读是你忘记周围的世界,与作者一起在另外一个世界里快乐、悲伤、愤怒、平和,它是一段段无可替代的生命体验。浅阅读是知其然,满足人的是感官,获得的是信息,形成的是知识;深阅读是知其所以然,影响人的精神,获得的是理念,形成的是能力和气质。当下的中国,缺少那种让人独处而不寂寞,与自己灵魂对话的空间。马克斯·韦伯的一句话既是棒喝也是勉励:灵魂不经过寂寞和清苦之火的锻打,完全炼不出任何有价值的东西来。所谓寂寞和清苦,正是一种深层次阅读的状态。
阅读是世间唯一全利之事。天下之事,利害常相伴,有全利而无害者唯有读书。不问贵贱、贫富、老少,读书一卷则有一卷之益,读书一日则有一日之益,故有全利而无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