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阚兆成
阚兆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2,031
  • 关注人气:4,79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东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最大亮点:家庭教育

(2015-04-20 10:28:56)
标签:

山东“新十条”

分类: 家校共育

山东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最大亮点:家庭教育

育人从“虚”到“实”,过程从“少”到“多”,环境从“无”到“有”

 

42,山东省教育厅出台了《关于开展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工作的指导意见》,《评价内容》包括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艺术素养、校长课程领导力、学生负担、教师教学方式、师生关系、班额标准化、家庭教育十个方面,被山东教育界人士称作 “新十条”。这个方案不仅体现了综合性,而且有创新、有突破、甚至有颠覆性。最大亮点就是将“家庭教育”列入评价内容之一,这在全国也许是创新、突破甚至颠覆。

以往人们认为教学质量就是考试成绩、就是学业水平,再放大点就是德、智、体、美、劳,然而“新十条不仅把“校长课程领导力、学生负担、教师教学方式、师生关系、班额标准化”列入评价内容,而且把“家庭教育”列入评价内容之一,不仅评价要素体现了综合,评价视野超越了学校教育,走进了大教育的广阔天地。

说有“突破”,是评价内容考虑到“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学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质量评价首次考查师生关系是否和谐。具体考查教师表现、学生的认同度、满意度等关键性指标。包括教师的表现,即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和日常交往中是否热爱学生,是否尊重、信任学生,是否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还要考察学生的认同度、满意度,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来获悉学生对教师教育教学活动和日常交往等过程中的表现的认同度和满意度指数。

说有“颠覆”,是考虑到“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大影响,评价内容越界学校教育,到达大教育的大天地,真正实现了大综合,具体考查学生父母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家庭教育方式方法、参与学校活动等关键性指标,该项考察除了家庭情况外,还会对家校协同情况进行调查,主要为学校是否重视家校协同教育,学校、家长、教师、学生对家校协同教育的认识程度和认同感,家长主动了解学校事务、与学校加强沟通配合以及参与家长学校、家委会活动情况等。

最大亮点是“家庭教育”,这在山东中小学教学评价史乃至中国教育评价史上都可能是重要里程碑。将近一百年以前(1914年),美国的斯特娜夫人对中国的发展有一个大胆的猜想。她说:“中国是最早开设学校的国家,尽管如此,他们的文明落后了。这是由于他们没有认识到妇女教育的必要。过去,中国人认为妇女不应受教育,因此,中国大多数妇女是文盲,也不进行家庭教育。受不到母亲教育的国民决不能成为伟大的国民。”现在看来,这个美国人的猜想并不周全,因为中国妇女受教育的状况已经有所改善。不过,这个猜想有一点是符合事实的:中国家长普遍愿意把孩子成长的责任推卸给学校。如果孩子的成长出现了问题,家长更愿意指责学校的教师,一般不愿意承认那是家长自己的失误。

1966年,美国人科尔曼博士向国会递交了“机会均等调查研究”报告。这就是教育史上著名的“科尔曼报告”。这个调查研究的结果令美国人大吃一惊:在此以前,人们只知道黑人学生的文化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科尔曼和大多数人一样,都以为这种差距主要是学校的办学条件而造成的。调查结果却发现,黑人学校和白人学校,在校舍设施、教师工资等有形条件差距不大的情况下,造成黑人学生学习水平低的原因,主要是学生的家庭背景,学生的家庭背景和学习成绩有很强的相关性。“科尔曼报告”发表后,美国开始重视家庭教育。50年后的今天,我们把“家庭教育”纳入质量评价体系,比美国晚了点,但就我国教育自身发展来说,不仅不晚,而且是一个大大的突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