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新区学校管理干部培训班上的报告提纲
(2015-03-26 11:49:57)
标签:
师训干训 |
分类: 家校活动 |
一、合乎学生成长的课程改革:从“求效”到“追魂”
二、合乎时代要求的职业道德:从“品质”到“资源”
三、合乎自身实际的专业成长:从“骨干”到“全员”
四、合乎学习需求的课堂改革:从“重知”到“重行”
五、合乎教育规律的教育科研:从“脱节”到“融合”
六、合乎人民期盼的质量要求:从“分数”到“素质”
报告中个别内容摘录
三期课改的主要特征
教学质量的两大重点
三大教育的主要任务
家庭教育:学习品德和行为,是“习惯和做人”;
学校教育:学习知识和技能,是“学习和做事”;
社会教育:学习合作和实践,是“实习和公益”。
不同性质课的任务
1、备课:为什么教、教什么和怎么教
2、说课:为什么这样上课
3、听课:学习、思考、比较研究、改进
4、评课:好在哪,不足在哪,借鉴什么
5、公开课:示范与引领
6、优质课:个性发挥与水平展示
7、创新课:创新突破与独出心裁
8、高效课:效率最大、效益最优、效果最佳。
几组不等式关系
1、习>学:三分学,七分习
2、问>答:教学是“学问”而不是“学答”
3、预设>生成:因预设而有序,因生成而精彩
4、欲>渔>鱼:兴趣>方法>知识
5、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教师讲授:能自主学习的就不讨论,能小组讨论的就不要讲
6、备课>上课>作业>考试:上一个环节均是下一个环节的基础。
7、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最大效益、大方向、最高追求
几种教学策略
1、低重心运行: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
2、文科理科化:把握规律,科学严谨
3、以学定教:学什么,怎么学
4、三讲三不讲:快速、准确、充分的了解学情
5、价值导向:能力为重,价值为本
6、自主性教学:不放手=不放心=能力不足
7、激励性教学:激励、唤醒、宽容
课堂反思促成长
1、教学反思的作用与价值:快速成长
2、教学反思的特征与类型:整改与提升
3、教学反思的方法与内容:想想、写写、翻翻。
4、教学反思能力与培养:自我觉醒、自我调整、自我实现(主动发展)
教师即研究者。
教师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在做研究:
备课是一种策略性研究,
上课是一种临床性研究,
听课是一种比较性研究,
评课是一种诊断性研究,
教后记是一种反思性研究,
读书写作是一种融合性研究。
教师只有把自己放在一个研究者的位置上,用科研的思想指导和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才能逐步建立起富有教学魅力和个性风格的课堂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