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教育改革为什么停滞不前?

(2015-02-15 06:39:30)
标签:

转载

分类: 呐喊.建议


                     教育改革为什么停滞不前?

                          2015-02-14白卷 

 

  

  现代教育因为所涉广泛,已经越来越难被定性。有人认为它无所不包,也有人认为它是专业技术领域。有人认为它必须从未来看待现在的教育趋势,但很显然未来又是无法预测的。有人希望在现在的基础上保守推进革新,但是社会上又不会满意这样的速度。

 

因此,从数十年的教育改革历程来看,世界上无论哪一个国家推动教育改革都成为最难的事情之一。几乎每过五到十年,都会有声音批评改革已最终失败。这其中究竟原因何在?

 

所谓改革,所应对的永远是变化的未知。做为改革者,最大的变革能力就是如何应变。对一个每时每刻都不同的事物形态,永远不可能拥有一个统一的回答,倘若想要从中找到某种规律作为判断,那么方式只有一种,就是直逼教育本质规律——在教育改革中什么应该是不变的?

 

学科化

 

长久以来,处于教育界内部的人不愿意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来看待教育变革,也认为那些非专业的人乱批评。而处于外部的人则认为这些专业人士从来没有解决掉一个他们关心的问题,因此专业毫无价值。

 

当教育改革涉及到具体问题时,包括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针对怎样的人群以及教授怎样的内容,同样在各界争论不休。最终的结果造成了一边任由教育界部分学者一言堂,另一边民众不满的情绪却不断增长的局面。

 

这就需要厘清第一个问题:教育是不是一个学科领域的问题?教育改革又是不是一个学科领域的问题?教育学和教育改革可不可以混为一谈?

 

工业大革命推动了行业细分,几百年来造成当今时代科目被越分越多,而且每一门科目之中都会分出不同的细小科目,配以不同的方法论研究。产生的技术文献可谓浩如烟海,就是皓首穷经,也无法穷尽其中的奥秘。随着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教育学也变得如此。

 

那么教育改革所要体现的教育规律可以在学科中尽包么?通过教育学的学术累积和技术改善可以完成教育改革的最终导向么?

 

探究教育改革之所以势在必行的原因,最重要的症结是教育的状况已经不符合社会现状的发展。而教育学作为一个学科在学术研究上虽然可以自成一个体系,但是教育本身,则是整体社会构成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的运行必须涉及到社会、政府、大多数家庭、学校周边设置甚至国家长治久安所需要的特殊人才等等。反过来,教育的走向同样又被这些环境要素所裹挟,它们或推动或阻碍教育改革的发展。

 

作为社会构成的一个组成部分,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它既不可能逾越社会的发展来跨越式拉伸,也不可能作为一门单独学问,却不涉及到社会其他领域的相关影响。倘若这些影响教育的要素不能有一个清晰的体现,根本不可能看出教育变革究竟要解决哪些问题。换句话说,教育研究虽是学科领域,但教育改革在现实中却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它的成功与否更是关系重大,势必将影响国家和社会的未来走向,远远非一个学科研究所能达成。因此当我们把教育改革局限在一个领域之时,往往意味着这是一个必然的失败。

 

当所谓专业的构架造成了各方面各领域的圈子化,使社会研究和问题解决模式被学科隔断,彼此之间无法构成解决一个系统问题的方案时,那么教育改革也必须破除这种来越趋向固步自封的状态,去拥有一个系统的跨学科跨领域的改革工程思维,才可能有所建树。

 

系统化解决

 

当今世界无论哪国政府,都会把教育作为国富民强的根基所在,在阐述自身的施政纲领时,都会在教育政策上下足笔墨,力求让各阶层通晓本届政府在对民富国强的未来所付出的巨大努力。

 

这缘于改革本身,从一种形态上说,乃是使社会呈现出动态和活力。

 

因此真正的教育变革必然会伴随真正的社会改革。今日提及教育改革,所指的也不再但但是教育单方面的变革,它需要整个社会体制的相互呼应。想要解决教育改革中存在的巨大争议和分歧,必须理清教育的宗旨以及与此相对应的教育改革的必备环境。

 

我们也可以同时这样认为,当教育改革不能渗透进社会整体改革的领域中时,教育所承担的社会职能也会随之削弱,进而成为社会整体改革的障碍。

 

在这种情形下,也必然使民众对教育变革越来越不满,而教育变革的路也势必也走越迷茫。

 

因此从教育改革的历史上看,越是在开放社会,则教育对社会向前推动的能力越大,改革的成功性也越大。反之,社会其他领域的改革的落后性势必影响甚至阻碍教育改革的正常进行。

 

另一方面,教育如何进行改革,又与教育本身的性质有关。之所以教育改革每一种政策的出台都会引起极大的争议,正因为每个人对教育的理解存在差异,每个社会对教育目标的认同存在不同,每个国家需要教育承担的责任也并不一致。

 

从某种程度上,这又是一个专业领域的问题。它需要有一个专业化的群体为此长期做出研究努力,并提出可实践的方案,同时放给民间去试验。

 

很显然,教育改革牵涉甚多甚广,正因为教育的改革和变化关涉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因此也必然要求各阶层从各个层面来全面看待分析教育现象的组成,它不能由哪一方面的人来决定它的未来。当然,也不能忽略每个国家和社会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独特的社会环境,在变革中找到适合自身的教育变革方式和方法至关重要。

 

教育改革的成功与否直接取决于各方面的整合性改革推进,而不是教育领域的孤独变革。没有社会各阶层的参与,没有与社会变革相对应的共同努力,没有其他领域改革的共同配合以及共同推进社会共识的出现,教育改革不可能走向成功。

 

与此同时,每一场改革,都是行动主义的,而不是言说主义的。如果想要改变环境的状态,必须有一方首先走出第一步。在落后的状态下等待,到最后永远都是死亡。

 

在这个时代,教育没有荣耀。但是我们的行为可以有。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