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阚兆成
阚兆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40,299
  • 关注人气:4,79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刘长铭:如果教育都靠家长,还要学校做什么?

(2014-12-23 06:07:16)
标签:

转载

分类: 呐喊.建议


              刘长铭:如果教育都靠家长,还要学校做什么?


                                      2014-12-18  中国教育报   刘长铭


小编语:

圝圝刘长铭,北京四中校长,“全国最有魅力的校长”之一。前不久,他发表“家庭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一说,让老师们觉得说到了心坎里,被教师疯转。但这也让一些家长很困:如果教育都靠家长,还要学校做什么?

圝圝那么,当前学校的教育问题在哪里?好的学校教育到底是什么样的?刘长铭最近在厦门的一次论坛上,把话题对准了学校教育。

 

 

我们的教育 有哪些问题?

 

1只炫耀“车技”忘记目标

谈到学校教育,校长总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校长如同赛车手,考虑的是如何展示自己娴熟的车技,但是,却不知道要把车开到哪里?校长总是想要向众人展示出自己过人的教育经验教育方法,却没有想过学校真正的走向。

 

2满嘴口号却没落地

我们的学校缺少文化,不缺的是口号。就以我接触的几个外国校长来说吧,没有哪个国家的校长和中国校长相比,满嘴有这么多的口号和理念,谈起来都一套套的。而中国校长的这些口号、理念,听起来是挺响亮,可是却缺少在现实中的落实。”

 

3没把学生当成“人”培养

我们的教育价值最初是知识本位。它就像是一个“容器”,我们学校塞给学生尽可能多的知识去填满这个容器。后来是能力本位,它就好比一台“机器”,我们让学生具备各种能力,解决各种问题。

但无论是容器还是机器,我们都没有把学生当成一个活生生的人,公民意识、生活、情感、交往、悲悯等人的基本属性,都被忽视。很多学校把“以人为本”的口号喊得最响,但是,“却是最不以人为本”。”

 

4没突破“放羊娃”的逻辑

就像那个著名的“放羊娃”的故事。放羊娃放羊的原因是要攒钱,赞完钱娶媳妇,娶完媳妇生娃,生了娃还让娃继续放羊。我们都知道这是一个怪圈,但我们真的就比放羊娃所追求的境界高么?我们的教育不过也就是这样一个怪圈:读书、学奥数,上大学,找个好职业,然后买车、买房、娶媳妇,然后生子,然后孩子读书、学奥数……

 

 

好的学校教育 是什么?

 

1价值体系不是课程

好的学校教育是什么样的?教育是要面向未来的,而未来,教育的本位要从知识、能力向“价值体系”转变。那么,什么是教育价值体系?我认为,未来的教育体系应该包括生命教育、生活教育、职业教育和公民教育。

但这种价值体系不是课程,价值只有渗透到平时教育教学工作中,让学生在一种完全不知不觉中去接受,去完成,才是真正的教育。比如这次高考之后,我们北京四中的毕业生们就去了农村支教。在支教过程中,他们体会到了以前在城市里完全体会不到的生活,这个过程就是想让他们知道,一个人,只有将自己理想和服务社会相结合,才是完美结合。

 

2老师是榜样

在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角色是教师。学校希望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也要让老师成为什么样的人,只有老师对工作充满了热情,那么,学生们未来才有职业精神。这种影响不是靠老师说教,也不是编本校本教材就能解决,人的影响,无法代替。

 

  据厦门日报整理

  中国教育报新媒体实习编辑应悦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