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近入学关键要走对路子
(2014-08-30 10:45:18)
标签:
划片招生就近入学 |
分类: 阚侃教育 |
就近入学能解决招生“乱”、办学不规范的问题,但解决不了“公平”二字。
禁止择校是规范办学之需,但不符合教育改革发展的长远目标,解决择校关键要走对路子。
今年,教育部再次下发通知,专门针对北京等19个重点大城市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提出详细的时间表:到2015年,这些城市100%的小学划片就近入学,90%以上的初中实现划片入学。那么,何为“划片入学”?“划片入学”是指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导统筹下,根据适龄学生人数、学校分布、所在学区、学校规模、交通状况等因素,按照就近入学原则依街道、社区、路段、门牌号、村组等,为每一所初中合理划定对口小学,小学生根据自己就读的小学升入对口初中就读。
择校产生的原因及弊端:
产生择校主要有四方面的原因:
就近入学能解决招生“乱”、办学不规范的问题,但解决不了“公平”二字。
在生源得到相对规范分配的前提下,会不会削弱部分学校的竞争力?会不会挫败学生为了考入理想学校而努力学习的动力?会不会出现高材生只产生在局部地区的部分学校,上了高中之后学生的竞争力会不会出现明显分级?会不会在大众心理产生一种不公平、不平衡的感觉呢?这些问题着实值得深思和解决。
禁止择校是规范办学之需,但不符合教育改革发展的长远目标,解决择校关键要走对路子。
择校自古有之,“孟母三迁”就是例证;择校当今世界盛行,出国留学提供了广泛选择。择校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过去,商品供不应求时,大家排队还担心买不到,很少考虑到选择。教育也是如此。大家择校,说明教育事业已经有了大的发展,人们摆脱了“饥不择食”的贫困,开始走向“教育”小康了。
择校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动力,是永恒的话题。社会上的人们收入水平不能一样多,社会地位不可能一样高。社会上的人们消费能力不可能一样大,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可能一样高。各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社会知名度也不可能一样高。学生们的情况也千差万别。教育供给永远跟不上教育需求,因此,择校是永恒的话题。
要解决择校问题,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积极推进教育结构的大力度改革,大力支持和积极鼓励民办优质教育的快速发展,形成国办教育均衡发展,就近划片入学,择校选择民办教育,让优质民办教育满足择校生的需要,在解决好公平的基础上,让有择校需求者得到满足。一味的卡是不能从长久解决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