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学艺术撷英

(2014-05-19 08:55:55)
标签:

教学艺术

教育

分类: 课程与课堂

       教学艺术是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凝炼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即用高尚的人格形象、真诚的情感、丰富的创造力感染学生、教育学生、激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其教书育人行为的艺术美感,产生心灵的愉悦和震撼,从而使学生满怀热情地投入学习,获得学习动力和对未知探求的欲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深刻
        深刻者,一针见血、入木三分也。“为了顺利地完成自己的任务,一个教师应当掌握深刻的知识”(赞科夫)。深刻意味着不是把教材看懂,而是看穿、看透,从而挖掘出教材的精髓内涵。但不是肢解教材,也不是把教材当作圣经去读。
       言不在多,贵在精当;语不在长,贵在适时。简洁是天才的姐妹,智慧的象征。一个科学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科学的秘密就在于把复杂的东西演变成为若干简单的东西去做。教师把课上简单,是一种智慧、艺术、能耐、功夫、水平和境界;把课上简单绝不是把教学简单化,而是艺术化、精良化和高效化。总之,教师对教材钻研深刻,上起课来就会微言大义,发人深省,从而让学生听起来轻松,嚼起来有味。
         2、独到
       独到者,独具慧眼也。教师对教材要有真知灼见,能够于平凡中见新奇,发人之所未发,见人之所未见。这样,他的课就如同一首诗、一幅画、一段旋律、一项发明,是独一无二的创造,学生听这样的课就像是在独享一片风景。从心理学角度说,独到见解实际上是一种创造性思维,这种思维的特点之一是首创性。一位外国作家说:“第一个形容女人像花的人是聪明人,第二个再这样形容的是傻子”。首创性只承认第一,而无视第二,它拒绝雷同和模仿,鲁迅先生最欣赏第一吃螃蟹的人,也即是这个道理。特点之二是独创性。独创性是思维最宝贵的品质,任何新见解、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都是独创性思维的产物,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源于教师的独创性思维。如:一位老师在讲《水调歌头》时,不是当课文来讲,而是让学生把它当成一首歌来唱。
        3、广博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就应当比他在课堂上要讲的东西多十倍,以便能够应付自如地掌握教材,到了课堂上,能从大量的事实中选出最重要的来讲。”教师不仅应该是他那一门学科领域的专家,也应是博览群书的饱学之士。我们老师都听过任小艾的讲座,都感觉任老师讲的很精彩,在听的过程中我们会听到她谈天文、谈地理、谈四书五经等,正因为她知道的多,所以说起来才能得心应口。只有这样才能口含灵珠,游刃有余,讲起课来左右逢源,旁征博引,妙趣横生,从而给学生带来一路春风,令学生流连忘返,全身心的陶醉。它能让学生收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奇效。
       4、启发
       启发是有条件的,就事论事,照本宣科,是谈不上启发性的。启发的最高境界是以灵性启迪悟性。富有灵气的教师善于激疑布惑,诱导学生向着未知领域探幽发微,把学生带进“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困境,然后或抛砖引玉,或画龙点睛,使学生对问题心神领会,豁然开朗。
       5、机智
       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一种随机应变的能力。因为,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人——人系统,它充满变化和问题。不管你事先如何周密的设计,总会碰到许多新的“非预设性”的教学问题,教师若是对这些问题束手无策或处理不当,课堂教学就会陷入困境或僵局,甚至还会导致师生产生对抗。而富有教育智慧和机智的教师面对偶然性问题和意外的情况,总能灵感闪现,机动灵活地实施临场应变。
        教育机智实质是一种转化师生矛盾的艺术,是一种正确处理教与学矛盾的技巧,其要决是避其锋芒,欲扬先抑,欲进先退,变换角度,以智取胜。表现在语言艺术上则是直话曲说,急话缓说,硬话软说,正话反说,严话宽说。看一下这两则案例,就可以体会教师的教育机智所带来的魅力与课堂效果。

       6、绝招
       教师的绝招是教师教学特长中的特长,是对某种教学技艺的精益求精、是一种令人叹为观止、甚至望而生畏的境界。如有的教师数学课从不需要圆规、三角板,但画出的几何图形,尤其是圆就像十五的月亮;有的教师能根据课文的叙述,在黑板上信手挥来,画出栩栩如生的图画,令学生十分惊叹;有的教师一笔潇洒流畅、秀丽多姿的板书,使学生羡慕不已,反复临摹;有的教师幽默风趣,常引得学生笑口大开,让学生在轻快的气氛中领悟深刻的哲理,步入知识的殿堂。
       我们期待这样的教学:见解深刻、独具慧眼、旁征博引、循循善诱、充满智慧、精益求精。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也就意味着教师从一般教师走向优秀教师;从普通教师走向教学名师;从经验型教师走向专家型教师。任何课程改革、教学改革都是对优秀教师、教学名师、专家型教师的呼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