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中国人害怕孩子犯错?

(2014-02-12 14:33:41)
标签:

害怕犯错

育儿

分类: 家长学校

中国的学校似乎始终在做一件事情,就是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犯错。

学生怕出错,小学生写错一个字,罚抄一百遍。数学算错一个题目,罚做二百道题。其实学习上的错误是难免的,没有错误就不可能会有真正的学习。西方教育界甚至干脆把教室定义为:创造出来,专门让孩子犯错误的地方。

人只有从做错的事情中才能够学到新的东西。因此,在美国的学校,宽容错误,如果学生不肯犯学习上的错误,还要创造条件让他们来犯,犯错误越早,学习就进入越早。否则就完全游离在真正的学习之外。美国著名教育改革专家雷夫.艾斯奎斯作为一个资深小学教师,他确实创造了56号教室的奇迹,他在《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中用专门一章论述错误与失败对于真正学习的意义。有一次他请了一个医学博士来听他讲自然课,他自以为讲得很好,却没有想到他得到医学博士这样的评价:世界上再没有比这个自然课更糟糕的课了。他感到很奇怪,因为他自认为讲得精彩。因此,就进一步征求意见。医学博士说,很显然,你的课将会使你的学生不再喜欢自然科学工作,二十多年过去之后果然这个班没有一个学生从事自然科学研究工作。医学博士解释说,真正的引导学生进入自然科学的课,一定是要放下书本,拿起实验器材。他们必须学习观察、实验、记录、分析。最重要的是,他们必须失败,并从失败中学习。要将学生引导到实验室,野地,直接面对大自然。然后让学生触摸,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在试错的过程中,去摸索,去培养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失败是好事,没有失败就不可能会有真正的学习,也难以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有一次雷夫在给学生上火箭模式制造课。结果前来听课的老师发现,他的许多学生都将火箭模型做错了,然而 雷夫老师坚决拒绝听课老师的更正。而要留给学生自己去发现错误,去更正错误。这个细节是非常重要的。事后雷夫是这样说的:切记,失败是由身为教师的我们认定的。在第56号教室,飞不起来的火箭不是失败,只有当学生停止解决问题的尝试时才算失败。学生学习上的失败与教育上的失败是两回事。学生做错了,这是学习上的暂时失败,可是如果学生愿意继续探索,寻找到原因,那么,这在教育上没有失败,相反正是教育的成功。许多人将学生犯错看成是了不得的事情,其实学生犯错正是良好学习的开端。

每个孩子都会出问题,没有不出问题的孩子,不出问题的孩子我们认为才可能是有问题的孩子。因为每个孩子都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他们要通过很多年不断探索、感知、思考、实践、反思如何生活和学习,他们从没有经验到有经验的过程,是不断学习的过程,也是不断出问题的过程,而不断出问题不断解决问题是孩子获得学习和生活能力的常态。

 “没有体现就没有经验”;

“没有问题就没有进步”;

“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

 因此,孩子出问题是一件好事情,而不是一件坏事情,家长遇到孩子问题应该要高兴,对自己说“我的孩子又出问题了,我们又发现他生活或学习中没有掌握的东西了,如果这个问题解决,我的孩子就又进步了。” 

家长对待孩子出问题的心态,直接导致家长是否“心静”,不喜欢孩子出问题,讨厌孩子出问题,害怕孩子出问题的家长都不是智慧家长,因为这样的家长不了解教育的规律,不尊重孩子成长的规律,想尽一切办法杜绝孩子出问题是孩子不断出问题,不断出大问题,同样问题重复出的核心原因之一,也是家长不安、焦虑、痛苦、愤怒的核心原因之一。

 当家长盼着孩子出问题的时候,这个时候家长心就静了,因为他明白,“问题是宝贝,是检验孩子生活和学习中错误的宝贝,是孩子生活和学习中进步的宝贝,问题越多说明孩子实践的越多,问题的解决越多说明孩子进步越大,问题解决越多说明孩子知错就改的能力很强,长期以往孩子出问题就会越少”。

当老师盼着学生出错的时候,老师的心就静了,因为他明白,错误不仅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而且是一次良好的教育机会。犯错误其实是一种经历,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只有在犯错、认错、改错的真实情境中,学生才能学会正视错误——勇于承担而不是狡辩,更不能逃之夭夭;才能学会改正错误——真心思过而不是表面敷衍;才能学会挽回过失——积极补救而不是消极退缩。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犯错其实不算什么,世界还找不到一个不犯错的人与民族。害怕犯错,犯错也不肯承认、更不肯更正的错误才是真正的错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