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这10本书很值得家长学习

(2014-02-04 10:30:22)
标签:

家长学习10本书

育儿

分类: 家校共育

 1、《童年的秘密》 (意)玛丽亚.蒙特梭利

 “从理解孩子开始转变教育观念,到真正理解什么是儿童教育,说是一场革命也不为过,蒙特梭利几本书的历程,我们可能要走很久。”

2、《倾听孩子》 (美)帕蒂.惠芙乐

“非常实用,传授给父母们两方面的技巧:通过倾听孩子来帮助孩子宣泄负面情绪、通过互相倾听来宣泄父母自身的负面情绪。”“孩子被宠坏的原因多半是我们只顾满足他们物质上的需求,而忽略了或顾不上满足孩子对于精神和感情上的关怀的需求。倾听也是一种从精神和情感上关怀孩子的重要方式。”

这本书指导父母如何帮助孩子摆脱负面情绪,是很薄的一本小书,但是句句经典、极其实用,强烈推荐。该书在07年再版过一次,作者加了一些新的内容,还专门给中国读者写了序言。

 我感觉每次读这本书都会有新的收获,因为孩子在长大,父母的内心也在不断成熟,书中的很多理念和方法需要在漫长的实践中不断去消化。如果您的孩子快2岁了,或者已经表现出“Terrible Two”的迹象,一定要赶紧学习一下这本书。

3、《小脑袋,大世界》 (德)多纳塔.艾申波茜

多纳塔.艾申波茜博士是德国从事“7岁儿童认知世界”课题研究的教育专家。本书通过对德国学者、科学家、小商贩、移民、父母、教师等150人的两次访谈以及同孩子实际接触的交流与观察,整理出来的足以挑战学前教育观念的“69条童年体验的清单”,既高度浓缩了艾博士的研究理念,又触动了众多父母、研究者、教育者的心灵。

4、《捕捉儿童敏感期》 (中)孙瑞雪

 “收录了200多个0岁~10岁孩子敏感期的真实案例。中外教育史上,这是第一次大规模地、全面深入地揭示敏感期这一生命现象,它就像一把打造了10年的金钥匙,引领你了解儿童成长的规律,破解儿童内心的秘密。目录按照年龄段排列,非常清楚明白,你可以像查手册那样找到自己关心的年龄段,找到该年龄段的敏感期表现。如果够细心,你会从例子中学会如何去观察孩子。”

5、《育儿百科》作者:(日)松田道雄

这本书强烈推荐给准备怀孕和已经怀孕的新手妈妈们。书的作者是一位日本的儿科专家,我本人虽然有些“反日”倾向,但是对日本人在育儿方面的用心程度非常之敬佩。

 松田前辈在书中自始至终都在致力于减轻妈妈的育儿焦虑,而且对母亲在育儿方面的辛苦付出充满尊重和理解。虽然书中有部分内容由于年代的限制已经有些过时,比如辅食添加的一些方法,但依然还是目前为止最好的一本育儿书。

 我个人认为最值得反复阅读的部分是,书中非常详细地描述了孩子在一周岁以前最常见的疾病和症状,了解这些,会极大地降低新手妈妈面对小宝宝不正常情况时的焦虑情绪。此外,我非常欣赏书中一直反复强调的一点,就是妈妈不要把时间都花在给孩子做辅食、打扫卫生等家务事上,一定要尽可能多地花时间陪孩子去户外活动,这个比什么都重要。

 6、《斯波克育儿经》作者:(美)Benjamin Spoch, M.D. & Steven J. Parker, M.D.

 这是一本曾经在美国家喻户晓的育儿书,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育儿书之一。虽然因为东西方的差异,书中有些观念可能还不好接受(比如孩子一生下来就和父母分开睡觉),但是里面有非常多的观点能够给父母以极大的启发。我个人认为,如果妈妈有精力的话,可以把前面一本《育儿百科》和这本都能备在手边,因为分别是东方和西方的代表性育儿理念,对照之下对很多问题的看法会更加客观。

 此外,《亲密育儿百科》(上下册,西尔斯,玛莎·夫妇著),也是非常经典的一套西方育儿书,同时列在这里推荐给新手妈妈。

7、《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作者:(美)吉诺特

 这也是非常非常经典的一本书,强烈推荐。这本书主要讲父母如何与孩子沟通,但其实里面的很多观念对于成人之间的沟通也非常适用,我觉得读了会让父母和孩子都非常受益。作者吉诺特博士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他的一生很短暂,全部精力都致力于儿童心理的研究和对父母老师的培训上,非常让人感动。这本书也是我经常翻看的书之一,每当我面对孩子内心烦躁不能平心静气的时候,就翻看这本书,重新找回对孩子应有的爱的感觉。

 “操作性极强,既有心理上的分析又有详细的方法介绍,技巧性比较强。我想父母所困惑的内容,里面都有解答。例如:孩子语言行动后面的潜在信息,礼貌,撒谎,偷窃等等。这本书犹如一本开锁大全。我想每一位父母都值得去阅读。甚至可以立刻解决一些问题。”

 8、《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作者:(美)费伯,(美)海兹立希

 这本书在国内的销售策略很成功,很有名气很畅销。书的内容确实非常好,讲的是亲子沟通的正确方法。两位作者自己也是母亲,同时在培训家长方面非常有经验,书中用丰富的实例和插图增强理解和记忆。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位作者都是前一本书《孩子,把你的手给我》的作者吉诺特博士的学生,所以书中的观念都和《孩子,把你的手给我》非常吻合,同时更加易于理解而且有更多实用的办法。

 关于这本书还有个趣事,某天好好在我桌上翻看这本书,发现里面有漫画,就让我给她讲那些画是什么意思。那些漫画都是针对一件事妈妈的正确和错误两种做法,我在讲完每组对比之后不说哪个是对的,而是让小人选择她喜欢的那一种,结果小人全部选择了正确的做法,无一例外。看来,孩子的感觉和书中提倡的正确做法非常一致哟。

9、《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作者:李跃儿

 我是在四年多以前第一次读这本书的。很厚的一本书、用了一个通宵一口气读完,当时的感觉是非常震撼同时也非常心痛。然后就反思,反思自己的教育历程、反思身边的那些事例、反思国内的教育现状。这是一本非常能够引人深思、让人猛醒的书,我感觉李跃儿有点象目前中国教育界的鲁迅,用她犀利的文笔直击传统教育的痛处。如果做为父母你还没有下决心给孩子爱和尊重,那么最好先看看这本书,然后再去想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

10、《解放孩子的潜能》作者:(英)Martyn Rawson

 这是目前国内能看到的华德福教育方面的书中比较经典的一本,是吴蓓老师翻译的,此外还有《自由地学习》(李泽武译)、《学校是一段旅程》(吴蓓译),这两本也很好,同样推荐。因为出版日期较早,这几本书现在可能不好买不到了,不过听说马上会再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