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出问题的孩子不是好孩子

(2014-01-26 08:59:02)
标签:

问题孩子

问题家长

育儿

分类: 家校共育

不出问题的孩子不是好孩子,但问题家长无法成就一个好孩子。

在家庭教育方面,仔细分析孩子出现的问题即可发现,问题出在孩子身上,原因却都在家长身上,因此,家庭教育重在家长的自我学习和教育。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没有出现过问题的孩子是不存在的,没有必要对孩子出现的问题大惊小怪,没有问题就没有进步。 

孩子从出生那天起问题就会接踵而至,衣食住行、健康安全、品德人格、行为习惯、学习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应有尽有。

有的家长怕出问题,有的家长盼着出问题,有的家长对孩子出现的问题不分青红皂白,一概是打、骂、堵、压,有的家长是观察、分析、研究、找出原因对症下药,享受孩子从问题到成长的过程。

教育孩子是一门深奥的学问,解决孩子问题的能力不在于职位高低、学历高低、家庭富有还是贫困,只有把孩子当成朋友,以成长、发展的观念,以平等、民主、协商的方式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目前,家庭教育有诸多的“过分”:情感上“过分溺爱”(失去自由的爱叫真爱吗?);社交上“过分保护”(与同学发生点摩擦家长就出面);生活上“过分包办”(懒父母让孩子更自立);需求上过分满足”(孩子合理不合理的需求都尽量满足);经济上“过分放任”(要有计划、该不该花); 学习上“过分严厉”(学习严厉没错,但管的事对不对)成才上过分期盼”(不从孩子的实际出发,期望值过高)

另外,家庭教育也存在一些欠缺,譬如:最大问题是养而不教问题。在城市,很多年轻父母因为忙于工作或不愿操心,把孩子送到老人处抚养,一星期最多只能见一次面;在农村,因为外出打工,许多父母不得不将孩子留在家乡,在几千万留守儿童中,很多孩子从幼年起就不在父母身边。研究表明,12岁特别是6岁之前,是亲子依恋形成的关键时期。这期间,孩子如果缺少父母陪伴,就会造成安全感和幸福感缺失,给日后的人生埋下隐患。其次是一些父母不能成为孩子的好榜样。孩子对父母是“听其言,观其行”的,通过不断学习、不断模仿,建立起自己的行为模式。遗憾的是,一些父母的言谈举止很难成为孩子的好榜样。对于这些父母来说,教育应从改变自己开始,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再次,许多家庭过分强调成功,但对成功理解片面。比如,只告诉孩子考上大学是成功,却没有说,即使考不上大学,在街上摆个小摊,人生仍然可以是幸福快乐的。过分强调成功,对成功的认定标准又很单一,这导致孩子们都被赶到了独木桥上,竞争激烈,生活单调。这也许会让孩子“成功”,却不一定能给他们一个幸福快乐的人生,更别谈建立在丰富精神世界基础上的高品质人生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