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是谁在破坏教育生态?

(2013-03-11 09:41:41)
标签:

教育生态

自主招生

大规模学校

大班额

功利

教育

分类: 报刊发文

     一个区域的教育生态,正像一片森林一样,既需要各种不同类型的学校、不同风格的校长,也需要各具特色的教师和快乐成长的学生。他们共同组成一片教育的“森林”。在这片“森林”里,教育管理者通过制度和评价体系,营造大环境;办学者通过管理和引导,营造小环境;教师受这个环境影响,也在影响这个环境;学生这个环境中自然生长他们长的质量、发展的前景,直接体现的是这个环境的生态状况当生态平衡,学生便能自由健康成长,当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学生就会畸形发展。是谁在破坏教育生态呢?

破坏者之一:高校自主招生“结盟掐尖”。“北约”11所高校、“华约”7所高校和 “卓越联盟”9所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引发一场“掐尖”大战。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学生,需要通过资格验证,需要有学校推荐、平时的考试成绩、参加比赛获奖情况等,每个县里的重点中学可能有少部分符合条件的学生,其它大多数学校根本没有人符合条件,作为一种招生考试制度,这种不完善的、不利于中学推行素质教育的制度又是怎么批准的呢?

        破坏者之二:普通高中“超级中学”。陕西的两所超级中学西北工大附中、西安高新一中考入北大、清华的比例就占全省的62.2%。这种一家独大的“巨无霸”形成对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的垄断地位,对基层的优秀教师、高分学生层层掐尖、层层抽血,导致区域教育“水土流失”,严重破坏了区域教育生态。

        破坏者之三:城区教育“大校大班”。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农村学生进城上学,城区学生择校上学,导致部分所谓“优质学校”人满为患,由于学生人数太多,班额太大,体育课、实验课等几乎无法正常开设,而且由于教师难以顾及众多学生,多数学生的受教育质量也大打折扣。部分农村学校生源少,教师学科不配套。造成了城乡教育生态的破坏。

        破坏者之四:以“重点班”、“特长班”为名堂进行的分班。以学生的考试成绩“合并同类项”的分班方法来分班,让家长、学生把视线全部聚焦到分数上,偏离了教育“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合并同类项”的分班方法破坏了一个班级应具备的教育生态,班级就像一个小社会,有人学习成绩好,有人艺术水平高,有人组织管理能力强,有的活泼,有的安静,只有在多样化的环境中成长,学生今后才能适应社会。如果一个班里都是尖子生或者都是“差生”,教育生态就太单一。任何一个生态性群体都是多样化的、丰富多彩的,人为改造的群体是不符合自然规律和教育规律的。

    ……

        上述种种现象,都破坏了教育生态,不论是政策也好,做法也好,都是以牺牲大多数学校的利益和区域教育的协调发展为代价的,都违反了教育规律、破坏了教育公平。从根本上看,破坏教育生态的元凶是功利化教育,教师与学生的功利之源,在于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功利心态,在于用政绩指标来管理学校和教育。作为教育生态链顶端的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理应承担起恢复教育生态的重大责任。(山东教育报,2013.5.4,5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