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你读懂了吗?
(2013-01-26 07:08:07)
标签: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儒家思想杂谈 |
分类: 传统文化.休闲 |
《论语·颜渊》:“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译文: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说:“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
后来很多人误读了孔子,认为孔子提倡忠君。
正确的理解应当是,义务是双向的,君有君的义务,父有父的义务,君先做的像君的样子,然后才有资格要求臣对你尽忠,父亲首先要尽到父亲的义务,然后你才有资格要求儿子将来对你孝顺。
这句话平等是底线,不平等是本质,它的不平等是把更多的责任和义务交给了君君和父父,把责任和义务放在强势者的身上,他更多地要求上层社会做得好,他们对下层社会往往没有过多的道德要求,从来不对老百姓讲仁义道德,这是孔子儒家思想的一个非常可贵的特点。
孔子的“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民本思想足以证明他的君与民的关系。后来很多的延伸误读都是站不住脚的。
前一篇:被误读了一百多年的“师道尊严”
后一篇:当着孩子说老师的不是是愚蠢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