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要解决的四个问题
(2012-07-13 10:21:38)
标签:
高效课堂四个问题教育 |
分类: 课程与课堂 |
一、这节课让学生获得什么?(目标问题)
这是教师在备课和上课伊始就要考虑并告诉学生的问题,做到这一点必须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是全国统一的,教师必须把握课程标准,知道课程标准对本节课是怎么要求的。
2、根据学生的情况确定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是最低标准。各学校的情况不一样,一般学校能够达标就不错了,优质的学校就要超出这个标准,但超出多少,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所以要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和本校的实际,制定本校的课程标准和达标措施。教师上课要明确的就是本校本班学生要达到的标准是什么。实现“国家课标校本化” ,上不封顶。
3、要根据课本的结构和编排意图来确定目标。
虽然我们说要根据课程标准上课,但落实课程标准需要课本,课本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但不同的教科书编写意图不同、编写体例不同,我们必须根据教科书的编写意图来确定一节课的学习目标。
4、要明确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这节课到底要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到底要通过或展现什么过程,采取什么方法?到底要培养学生什么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你打算用多长时间让学生获得?(效率问题)
课堂效率必须用时间说明问题,如果离开了时间就无所谓效率高低。同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所用的方法和时间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课前没有预习,课后没有作业,课上解决全部问题
山东省高青县的几个学校现在正在这么做,这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探讨:课前无预习、课后无作业、考试高成绩。并且他们是每节课40分钟,课间15分钟,每天不加课。
2、课前有预习,课后没有作业
课前预习n分钟 + 课堂45分钟。如南京市东庐中学。
3、课前有预习,课后有作业
课前预习n分钟 + 课堂45分钟 + 课后作业n分钟。
预习和作业的时间各学校不一样,但基本都是把学生的课外时间占满。目前大部分学校都是如此。
目前有些学校的课堂改革很热闹,但学生的负担依然很重,其原因就是没有效率意识、时间观念,把学生课外的时间全部占满。让学生在课堂上表演、交流,但课下学生该休息和发展个人爱好的时间却被用来预习和做作业。
三、你打算让学生怎样获得?(方法问题)
让学生获得同样的知识有不同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1、先教后练
课上基本是老师讲、学生练,老师讲过之后再让学生看例题、做练习题。
2、先学后教
学生先自学,不会的问题小组互助,再不会的老师点拨。
3、教学习的方法
魏书生、孙维刚的教学是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整体建构就是强调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四、你怎么知道学生已经达到了你的要求,有多少学生达到了你的要求?(达标问题)
一节课目标要适度,人人要达标,学生没有全部达标,也不能算是高效率的课。达标测试有如下几种方法:
1、只检查好学生
只点名几个好学生回答,连老师自己都知道大部分学生没有达标。
2、抽样检查
老师只提问几个学生,从这几个学生就推测全班都达标了,事实上举手的也都是好学生,差学生根本不举手。
3、全部检查,但对差生没措施
有些老师在下课前也搞课堂测试,大家都做,对对答案,但对不会的和错了的学生没有具体措施。
4、堂堂清、人人清
全部检查或学生互查,一个不能少,错了马上有措施,堂堂清、人人清。
一堂课是否高效主要看是否每个学生都达标了,全班每个学生都掌握了这节课的基本知识或核心知识。每个学生的能力有差别、价值观也不能一刀切,但基本的核心知识、基本的技能训练、基本的思维能力、基本的活动经验是每个学生都应该达到的。
我想如果一个老师对这四个问题作出了明确答复,就能评价自己的课是否效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