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已到,补习班一年更比一年火,我们不免要问:假期补习班为什么这样火?到底是谁助长了假期补习班的盛行?
假期本来是让学生休息、调整的时间,可如今假期俨然成了学生的“第三学期”。现在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孩子就是家庭的未来、父母的希望。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才、不被别人甩下,一些补习班正是抓住了家长这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急切心理,还有一些家长忙于工作,无暇照顾孩子,所以只好把孩子送到补习班。
利用假期把平时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集中解决,应该是假期补习班的主要功能。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是对于平时学习中特别感兴趣的内容予以进一步了解,深入探究,这后一种大都源于兴趣爱好。应该说,这两种情况的补习班是可以考虑让孩子参加的,而且需要参加补习班的孩子为数并不多。目前社会上的补习班是把课堂教学的内容先一步拿过来,不分程度,没有针对性,这种补习只能令孩子厌烦,对于孩子的学习,特别是健康发展没有什么正面的作用。社会上的一些人看中了这背后的巨大利润,致使补习班良莠不齐,一些以赚钱为目的的补习班带给孩子的往往是精神上的巨大伤害。
各类假期补习班屡禁不止,源于社会上的高需求。家长在望子成龙思想的驱使下,生怕孩子落后一点。争相攀比、多多益善、牺牲快乐等等现象的出现就成了必然。在这背后,有两个很关键的制约因素使其难以根治。一是总体上我们的优质教育资源短缺,不能充分满足大众的教育需求,发展教育特别是优质教育的任务还很重。二是中、高考基本上还是分数决定命运。中小学生怎样才能从分数决定升学、命运的压力下解脱出来,中、高考指挥棒该如何改革尤为重要。三是社会教育观念存在着严重误区,在培养目标方面,重视物质和功利化,忽略精神和社会性发展。这种教育观念影响了一代人的健康成长,但也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能转变。
在假期里参加一些围绕兴趣的训练班,或者针对某一个学科补习一些知识,是正常的,也是各国孩子度假常有的方式。但这不是孩子度假的主流,假期的主要目的是休整,外出旅游、阅读、参观、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探究等等,既休养了身心,又增长了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体会到了放松和快乐,这才是应该大力提倡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