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学者:提高教学质量不能靠补课

(2010-07-20 16:53:33)
标签:

教育学者

提高教学质量

补课

教育

分类: 学习方法

     昨天(7日)上午,“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20周年庆典暨全国初中教育发展论坛”在七中育才学校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800余名著名初中校长、教师代表就“校长的课程与教育领导力”为主题展开了热烈地讨论,认为中学教育应创造灵动的生命课堂,达成了“素质教育的推进最终还是要回归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的共识,并强调提高教学质量不能依赖补课。

    今天,七中育才学校、江苏省苏州市景苑中学、浙江省合州市赤城中学、山西省大同市第七中学等知名初中学校的优秀教师将集中展示36节同课异构课,教育专家还将分别对这些展示课进行现场点评。

  提升课堂效益应以奖励为主

    曾有学者在10节随机性课堂观察中发现,教师在课堂管理中使用鼓励性措施累计为32次,平均每节课仅3次多一点,而使用惩罚性措施累计达151次,平均每节课15次,惩罚性措施的次数是鼓励性措施的5倍,这意味着学生每获得1个积极的鼓励,就会收到5个消极的评价。而从心理学上讲,鼓励有助于引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而惩罚则带来消极情感。

    丰富的教学需要教师创造

    中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学习的能力息息相关,当学习变得让人恐惧,学生就会越走越远,相反,当老师教学与学生的兴趣、动力越接近,教学成效就会越显著。锦江区教育局局长钟为春说:“教学是一项实战艺术,只有校长身体力行,教师才会心悦诚服,学生才能学有所得,家长才会放心满意。”他认为,校长既是指挥员,又是运动员,还是督察员,应该让教育家当校长,让校长成为教育家。校长要读懂教师,尽快培养出一批学科带头人并形成教学风格与特色,让学生经历、感受、体验,最后探索,才能实现学生真实、真正的发展。

    钟为春认为,教学不应是让学生只追求完美的知识目标,而应是培养追求学生长期的学习动力,着力使每个学生都形成自己的风格,因为学习已经成为一种高度个性化的活动。

    提升兴趣比耗时补课效果好

    尽管参加此次论坛的校长们来自全国各地,但他们都知道我市为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最近出台的一系列措施,并对我市严格限制中小学补课给予了高度评价。

    西南大学副校长陈时见认为,有效的教学,是在促进学生学习的同时,科学适宜地安排学习时间,并通过教师指引不断提升学习的兴趣,而不是耗费大量时间无节制地补课,只有保持课堂秩序,促进课堂交流和激发课堂活力才是教学有效性的有力保障。陈时见认为,限制中小学补课后,学生应在老师引导下,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所谓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放任学生自己学习。”(成都日报记者周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