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的教育文化究竟是什么?(杨东平)
(2009-11-25 08:59:39)
标签:
教育文化
生活教育
以人为本
教育
|
分类:
视点.争鸣
|
是以人为本和举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以人为本恢复教育树人育人的这个基本宗旨,是以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幸福为本。以每一个,而不是以少数优秀学生为本,不是以少数能够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为本。只有体现了以每一个学生为本,保障每一个学生的教育权利和教育机会,才可能真正地来推进教育公平。这就需要改变我们现在实行了很多年的精英主义的教育价值。
从应试教育走向为生活而做准备的教育。这个是从二十世纪初由杜威发动的西方的美国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就是把这个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作为一个基本的价值。所以在1918年,美国有一个中等教育改革委员会,改革中等教育,明确地提出中学,高中不应该成为大学预科,中学的任务不是仅仅为升学做准备,而是为生活做准备,培养一个即将进入社会的一个未来的公民。
他们提出了七项基本原则:第一是健康,第二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第三,有价值地利用闲暇时间,你看这个目标,我们的教育里面没有,第四,积极的家庭成员,就是家庭你也有个角色,第五,必要的学习过程的掌握,就是自娱教育,就是我们讲的自娱自乐,第六,合乎道德的品质,第七,职业训练。他就把高中的教育目标分成这七个方面,所以按他的这个划分的话,智育只占了七分之一。这就是为什么到今天为止,我们看到全世界的大多数国家的学校的面貌,跟我们中国的学校面貌还不一样,我们还处在一个前现代化的状态,而大多数国家呢都已经超越了这个阶段。它是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一个未来的公民,不仅要进入职业生活、学术生活,还要进入家庭,要成为妻子或者丈夫等等等等,这些都是教育的功能,都是需要培养的,都是需要学习的。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