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减负令”成一纸空文 有多少禁令看上去很美

(2009-11-22 10:56:54)
标签:

减负

教育

分类: 视点.争鸣
 

http://img1.qq.com/edu/pics/8095/8095703.jpg有多少禁令看上去很美" TITLE="“减负令”成一纸空文 有多少禁令看上去很美" />

减负令/张兮兮

 

据1月2日《湖北日报》报道,上学放学仍然早到晚归、作业依旧写到半夜、各种竞赛层出不穷。去年11月底,武汉http://img1.qq.com/weather/pics/5619/5619723.gif有多少禁令看上去很美" />市教育局发布17道中小学生“减负令”。近日,记者走访江城多所中小学,发现推行一个月的“减负令”已成一纸空文。

“减负令”以禁止什么、不得什么来达到“减负”目的,从理论上讲,或许也能起到作用。比如,根据“减负令”,冬(春)季(11月1日至次年4月底)上午到校,小学不得要求学生早于8时20分、初中不得早于7时50分。下午离校,冬(春)季小学不得晚于16时30分、初中不得晚于17时。如果严格执行的话,起码学生不用“早到晚退”,起码在学校的学习时间缩短了。但结果如何?小学上学时间均被提前,初中生普遍“早到晚退”。

 

“减负令”成一纸空文,我看不是坏事。起码再一次证实了,减负的表面文章再完美,只是看上去很美,中看不中用。提醒了学校减负是一个系统工程,决不是几道“减负令”所能承载与实现的。其实,教育的禁令可谓多如牛毛,又有多少不折不扣执行下去了?很多是走走过场,应付一下舆论压力,似乎就实现了“有所作为”的目的,其实不然。“减负令”的落空又添一例证。看来维系在“减负令”的减负难逃“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宿命。

 

学生学习负担越来越重的来源在于现行的应试制度,应试的根结出重负的果。多少“减负令”只治标不治本,也就成了花架子,满足于挂在墙上,满足于在减负上的作为,满足于对付舆论的压力,其实是一种自我安慰,严重地讲是“自欺欺人”。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已是大势所需,但涉及到真正破题时,还过于“慎重”,或者前怕狼后怕虎,或者缘于“第一个吃螃蟹”的胆怯。

 

禁令式做法想改变教育现状或试图渐行素质教育是不现实的。多次的实践已证实。每一个教育禁令的落空,都是一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