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生写作为何母亲都是善良的?

(2009-11-17 08:40:29)
标签:

学生

写作

母亲

教育

分类: 阅读与写作

     国家总督学顾问、教育家陶西平抨击中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弊端。他说,现在的中小学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教学生“母亲都是善良的”,所以每个孩子都写了一个虚拟的母亲。他认为学校应该在各种活动包括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说起学生作文的弊病,笔者也曾深受其害。自从第一次写作文出格被批评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按照范文模式来写,无非是一些从未做过的好人好事、父母怎样关心照顾自己、喊些假大空的口号等等。这样的后果是,虽然作文没有跑过题,但也没有出彩,而且违心话写多了,自己都不相信。直到高中后,随着阅读范围扩大,接触了许多经典著作,才改变行文风格,不再受范文束缚。

  中国的学生对于作文程式化并不陌生,甚至可以说烂熟于心。从小学开始,每个人都被各种范文模式熏陶,无论是中心思想、行文标准、语言风格等等,都有固定的套路可循。至于大小考试里的作文,也早就有应付的方法,比如背好数篇范文,模仿范文思路去写,就能拿到不错的成绩。而据老师的总结,只要按照《读者》、《半月谈》上的文章风格写,不管是散文还是议论文,高考时就能拿到高分。于是,这两个刊物也就成为学生阅读率最高的杂志,但也造成作文集体呈现出“散文读者化、议论半月谈化”的趋向。

  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缺乏个性,是长期以来的老问题。造成这个结果的,有很多因素,诸如考试体制制约、教学模式固化、老师不敢冒险突破等等。实际上教育体系出现的种种乱象,都是互为因果,难以割舍清楚,作文弊病只是诸多问题中的一个。要想革除作文弊端,单纯从文章上动刀,恐怕也难取得实效。(江德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