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校的“一切”为了谁?

(2009-09-29 10:38:36)
标签:

学校

一切为了谁

教育

分类: 呐喊.建议
 
http://blog.cersp.com/skin/leaf6/x.gif

 

    一段时间以来,在很多学校都可以看见这样三句口号——“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将三个普通的词语这么来回一倒腾,立刻就彰显出一种“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办学理念,宛如一只温柔的小手直接挠向了学生及学生家长心灵的痒处。

    不过,动听归动听,在我看来却透着一种虚伪与矫情。如果学校的“一切”都是为着学生,那么又置教师与学校的生存、发展于何地?而没有学校、教师的生存与发展,学生的发展又如何得以维持?
   
如今还真有坚持这样一种“一切为了学生”的办学理念,处处视学生若上帝的学校存在,尤其是那些刚刚兴办的视生源若生命的中小学。在这样的学校里,学生的地位常常要高出老师一大截。
    笔者有位朋友是颇有几分名气的语文教学高手,因为身上带有着几分“不合时宜”的乌托邦气息,先后辗转了近十个学校而终不如意。前不久,他到了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与当地一所著名的外国语学校签下了一份合同。可就在他们合作的“蜜月”期的一天夜里,他班上的一名学生——一位很富有的外企老板的公子——睡觉掉到床下摔折了胳膊。惊惶之中,校长冲身为班主任的他喝道:“你知道吗?你的命都抵不上他的这条胳膊!”——正是这句话,促使他又重新踏上了寻找理想学校的道路。
    或许有人觉得这只是一件“偶发事件”,只是“爱生心切”的校长一时的“怒不择言”。殊不知,那位校长大人真正是“言为心声”。因为在不少学校(尤其是一些民办学校)里,教师的地位是完全不及学生及其家长的,甚至还制定出了种种校规对此作了“制度上的限定”。
    有不少学校,为了吸引优质生源,不惜以重金“招募”优秀学生,与家长签订合同保证将优秀学生输送至名牌高校等种种“媚生”之举。而这一条条承诺所形成的巨大压力,最终又全部转嫁到了教师身上。在一些应试教育猖獗的学校,考试时,各门科目的平均分差要控制在2分之内,一旦超出,轻则检讨弥补,重则停课反省;而考分上“差之毫厘”,在工资奖金上则往往会“失之千里”。
    不少学校对学生温情脉脉,对教师却是一副冰冷的嘴脸。笔者认识一位在某民办学校工作的老师,他的孩子正面临高考,但是因为身体状况不佳,学业上出了些问题。忧心如焚的他想请假去照看一下孩子,结果遭到校方拒绝。理由是学校向学生家长承诺过,语数外老师必须一人一班,学期中途不得无故换人。一所学校连一个员工的后顾之忧都无意帮助解决,对完全能够解决的问题熟视无睹,以“为了学生”为借口加以拒绝,这样的学校能让教师安心工作?能不令教师寒心?在倡导人性化管理的今天,“人性”却成了不少学校的一种稀缺资源。
     在不少学校,说是“一切为了学生”,如果“一切”以牺牲教师利益为前提,这样的学校大概迟早会成为无本之木,茂盛不了几天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