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全市优质课课堂教学评价参考内容(2)

(2009-08-10 10:29:21)
标签:

优质课

参考

内容

教育

分类: 课程与课堂

七、课堂教学评价的总体要求

1、教学观念:从传统走向现代

价值观:将教育就是为了升学转变为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教育的最大价值

课程观:将课程是固定的,封闭的,一成不变的转变为课程是灵活的,开放的,可变化的生态系统。

教学观:教学是课程的传递,是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转变为教学是课程的发展和创新,是学生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

教师观:教师是真理的化身,是学生命运的主宰者转变为教师是探究知识的组织者,是学生合作的伙伴,是学生学习的督导者

质量观:以学业成绩、考试分数作为教学质量的惟一标准转变为以促进学生生存与发展为本,将知识化为能力,将能力化为财富的教学质量

学习观:学习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阶段目的性转变为学习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终身受益性

人才观:培养少数高、精、尖人才为宗旨转变为人才是多层次、多元化、专业化为宗旨,人人都有作为,人人都能成才

评价观:评价是评判、是监督、是检查、是选拔与淘汰转变为评价是了解、是促进、是提高、是完善的过程

2、教学结构:从教师主体走向学生主体教学过程突出主体意识,要调整到50%以上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行为和效果,大于50%才算基本符合要求,小于等于50%都应该视为不符和要求。

3、师生关系:从独白走向对话教师与文本及解读文本理性话语间的平等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平等对话。

4、教学过程:从知识课堂走向生命课堂教师要以人为本,面向每一个学生,照顾每一个学生,承认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殊性,相互之间的差异性,真正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学生对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必须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这些突出表现在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计划、自我调整、自我指导、自我强化上。

5、教学内容:从封闭走向开放教学内容应是经验信息和即时信息的统一体。作为经验信息,它具有确定性、惟一性、静止性的特征;作为即时信息,它具有变动性、多样性、发展性等特性。封闭式教学过程是预设性的,开放式教学过程是生成性的。

6、教学手段:从手工走向电化

7、在教学任务上突出目标意识。教学目标既要有认知目标,又要体现情感、思维等心理因素目标,还要突出能力目标。既要重视双基,又要体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8、在教学活动氛围上突出情感意识。积极的教学环境应该是和谐(感到安全、温暖、亲切、相互接纳、有归属感);活跃(精力集中,思维活跃,提问、讨论、回答问题积极主动);民主(尊重学生,不搞一言堂,不让学生感到为难,);平等(朋友式的关系,不是哄着学生去学习,让学生看到你在关心他们每一个人)。

9、在教学效果上突出效能意识。

:任何一堂课,必须有明确教学点,而且每个教学点必须有具体清楚可操作的教学目标。教学点包括知识点、能力点和非智力因素点,知识点是课堂教学的根本点,非智力因素点是动力点,能力点是落脚点,这几点要点点明确,点点到位,否则将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量:课堂教学应着重调控以下三量:一是授出量,二是训练量,三是活动量。授出量要保证重点足够的教学时间;训练量要围绕重点设计训练的内容和形式,注意其典型性,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减少无效劳动;活动量要增加多边活动,增加思维力度,减少简单的、机械的、重复的活动,确保围绕重点知识、重点技能的活动量。

:是指程度、密度和速度。程度包括难易度、深广度、灵活度、综合度;密度就是教学容量的大小;速度要根据教学点的难易、教学容量的多少、教学进度的要求、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的课堂反应进行灵活调整。

序:即课堂教学遵循的程序,一是知能的固有序列,二是学生的认知程序,三是课堂的结构序列,这几个序既相对稳定,又非一成不变。

法:教学方法包括教和学两个方面的方法,主要有三类方法,即进行认知活动的方法、技能活动的方法、情感活动的方法,其中教法,主要是教 师教授、训练、调动、检测等方面的办法;学法主要是教师对学生的学法进行引导、纠正的方法。

: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在一定情境下,师生以饱满的情绪进行情感交流,并在此基础上学得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情也包括三点,一是情境,即课堂氛围;二是情感,即心理反应,是特定教学内容和情境所引发的诸如喜、怒、哀、乐的情感反应,为此,教师要展现、演绎教材内含的情感,教师要投入、倾注一定的情感,唤起学生丰富的情感;三是情绪,即心理状态,是师生参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心理保证,是兴奋还是沉闷、热烈还是冷漠、主动还是被动、稳定还是跳跃、持久还是短暂,都将对整个课堂教学产生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为此,教师一开始组织教学,就要激励学生的情趣,启发学生勇于探究,鼓励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处理好课堂教学的动与静、热与冷、宽与严的关系,使学生的学习情绪始终处于主动积极、兴奋活跃、集中专注、稳定持久的状态中。

时:即时间的利用率,一是时间的分配,二是时段的联系,三是时段的效率。

率:课堂有效时间对无效时间的比率,单位时间内课堂教学的综合效果。一般说,较高的课堂教学效率的综合指数,是在75%-85%这个区间,也就是说用75%-85%的时间、使75%-85%的学生、接受75%-85%的信息、达成75%-85%的教学目标。大于这个区间为优,位于这个区间为良、小于这个区间为差。不同学段也应有所区别。

10、在个性特色方面要有创造性增值意识。要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个性特征、创造精神与探索勇气进行鼓励与支持。一节好课,应该是体现出教师个人特点的课,是有某些创新尝试或灵感火花的课。要允许教师大胆创造,允许教师的探索有所失误、有待完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