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哲学是干什么的
(2022-04-06 15:59:22)
标签:
转载 |
分类: 百家争鸣 |
哲学是干什么的?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哲学问题。
哲学问题有一个很鲜明的特点,就是没有标准答案。所以要想给哲学下一个定义也是比较困难的。目前人们说的比较多的一个定义是: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慧”这个词来自古希腊,第一个使用这个词的哲人是毕达哥拉斯。这个词可以做这样的解释:哲学家在对在智慧时,所持的是一种彼此尊重和欣赏、温和且理性的热爱,这种热爱不以占有为目的,而是以互相激励共同进步为目的。你看,这个定义似乎回答的是哲学家在钻研哲学问题时所抱持的态度和采取的行为,并没有对哲学是什么这个问题做正面的回答。
人类自诞生以来,就一直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压力。针对这些生存的困境,人们会做出这样或者那样的思考,探索该经过怎样的努力,可以让自己的过的更好一些。哲学的源头是生活,且生活问题一定是早于哲学问题的,但从哲学层面的思考让人们可以跳出现状,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来思考,并因此创造出了新的行动策略和方法,让人们可以解脱当下的生活困境,获得更为理想的生活处境。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升,西方大约是在古希腊的柏拉图时代,我国大约是从先秦开始,哲学慢慢地从生活中剥离了出来,成为了一门专门的学问。从这个时候开始,哲学就不仅仅是智慧之学,同时也开始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哲学所关心的问题也就不仅仅是现实生活中的那些大事、难事、困顿之事,而是逐渐从具体走向抽象,在对一个个的概念进行辨析、完善的过程中越来越变得超凡脱俗。
哲学是干什么的?从不同的角度来想,会有不同的答案。如果你从哲学所建构起来的知识体系的角度去想,哲学就是对世界基本和普遍的问题研究的学科,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体系。它包括三大基本问题,一是认识论,即研究人类知识的起源、性质、方法和限度问题;二是本体论,即研究有关存在和存在本质等的问题;三是方法论,即探究哲学体系或探究程序组织的基本原理和规则等问题。这三大问题是不是看起来很高大上,会让你望而却步?如果你觉得哲学问题太过深奥,还可以换一个角度来思考,哲学是一种寻根问底不断反省的思想态度。我们可以从一些具体的问题出发,深入探究其本质特点,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不是我们日常应该具备的一种生活方式吗?
当然,生活中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并不是每个问题都能上升到哲学的高度的。在哲学的层面所思考的问题具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所思考的问题具有一般性的特征,或者说是一些超级的概念。比如说有关时间、空间、存在、美、幸福、公正、爱、死亡……等等,都属于这一类的问题。有人相约异性朋友在公园相见,自己先到之后坐立不宁,总觉得时间过得特别慢;等到俩人相见言谈欢畅之际,又觉得时间过得太快,转瞬即逝。在感慨之余产生“时间是什么”的疑问,这个问题立刻就有了哲学的意味。第二,所思考的问题是具有反思性的,是对现实和经验的反思。正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切身的经验,并对这些经验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困惑,于是就有了问题,就有了对平时看上去司空见惯的现象或概念的深刻反思。第三,这类问题是没有确切的答案的。正如中世纪著名的神学家奥古斯丁所说:时间是什么?你不问我的时候我对它非常清楚,你一问我,我反而茫然不知了。不仅哲学家到现在仍无法对时间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物理学家也做不到这一点。随着量子力学的深入发展,人们对时间的认识和过去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但现在还是不能确切的给它下一个定义。
从上述这三个特点也可以看出,哲学和其他学科有很大的不同。就拿物理学来说,从最早的地心说到后来的日心说,再到今天我们熟悉的宇宙大爆炸理论,每一个新的理论体系都是在前人大量研究并积累的基础上创新的,每一个新的理论都是对前面理论的修正和颠覆。累积性意味着进步和发展,意味着用当下看来是标准的答案来替代前一种错误答案,意味着用当下看来是正确的解释来替代另一种错误的解释,现代科学的发展就是如此。但哲学并不是这样发展的。用赛亚·伯林的话来说:“哲学不是一种累积性的学科,古代那些基本的哲学思想、观点、理论和见解现在仍然是哲学的中心内容。”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哲学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
既然如此,研究哲学有什么意义呢?从哲学问题的特点不难看出,哲学是一种立足于现实但又超越现实的洞见,它力求实现对社会生活与人生历程的总体透视,并指向一个更高的境界,它让人类不沉湎于现实生活之中,促使人类对现实生活进行反思并寻求超越的可能性,这也是哲学的内在品性。寻求超越需要一种想象力,哲学也是促使人类将这种想象的能力臻于完美的学问。这对人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时候,人生总是囿于被限定的可能性之中,人们只能在有限的选项中做出选择,这是我们的生存环境所赋予的思维方式。从哲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需要我们挣脱现有思维方式的束缚,跳出现状看问题,这不仅能拓展人的视野,也能促使人的观念的革新,与此同时,人也获得了更大的自由。
在哲学这门学科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很多非常知名的哲学家。他们之所以被人类所敬仰,并不是因为他们找到了这些哲学终极问题的答案(前面我们已经反复提到,哲学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而是因为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创新了一套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而且这些思维方式对后来的哲学家、对此后很多学科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且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普通人思考问题的方式。哲学就是关于怎样思考的学科。基于哲学的思维方式会让人更开放、更包容、不固执己见、更容易相互理解。这对现代社会中生活的人来说是很重要、很有用的。
哲学从诞生之初,就以人为研究对象。前面所述的哲学的三大基本问题,都与人有关。人们因为在生活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而提出哲学层面的思考,在不断地对人类自身进行探究、追问、考察、批判和反省的过程中,感受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教育也是把人作为目的的一门学科,教育追求“使人成为人”,追求通过教育使人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看,教育的根本精神和哲学是相通的,在教育实践和教育研究中,应该更加多一些哲学的思考,让处于转型期的教育更加富有温情,更加有洞察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