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0高考作文解读:点心在这,直线在哪?

(2010-06-07 15:22:18)
标签:

教育

作文命题

点心

高考作文

四川

一个点

李诺言

杂谈

分类: 诺言诺语

  文/李诺言

  高考作文命题出来了,我很惊讶看着每个省的命题总是那么的别具一格,在众省的高考命题中,四川作文题材让我心情大振这是多么有创意的一个作文题目“一个点”在这份作为材料中是这样提示的,一个点可以构成一条线,也可以构成一个平面,也可以构成一个立体,的确一个点是可以构成很多东西,任何事物或物品都有一个点作为它的根基,可我始终不明白一个点,他是怎样被四川选用高考作文题目的,生活就像一个点,可你却始终找不到它的直线在哪?这也是一个点,假如有学生真这样写了,那这位学生的分数肯定不高的,这篇文章折射出来的东西太多了,而这一个点折射出来的东西那岂能用“多”来比喻的?

  “一个点”这个思维是非常的好,可问题也非常的多,任何一个点都有一个点心,而这一个点的点心也只是在试卷上,点心在这,直线在哪?这是很多四川考生所不明白的,给你一个点,总会用直线去绘画出那些立方等物品吧,假如你用“点”作为作文的重心来写,肯定得不了高分,这篇作文需要的并是要你知道这个点,而是需要你知道那条在点心上的直线,可以说直线就是指方向,如果考生没有掌握好这个方向,又如何来写作这篇作文呢?在我们的教育制度中,学生是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他不是三好学生也只是那些叛逆的学生,对于那些叛逆的学生,这条直接是非常容易找到的,任何一方都能用直接直穿点心,让其内容更加有趣。

  四川高考作文命题在我看来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首先这个命题的材料太多片面,只是用了一些图形来作为提示的引子,“一个点”假如从生活中来写,城市也可以算是一个点,民工他就算是一条很长的直线,学校也是一个点,教育制度就是它最无奈的直线,一个点的写作范畴,的确很多,可在四川那作文命题的材料上也只是突出了图形,这是为什么呢?我一直在想,或许是四川的学子们不知道金字塔也是靠一个点来建立的吧,这么荒谬的提示,真不知道是哪位学者提出来的,他还真想一个点,悲剧在点中,直线在笔下。

  很多人在看到这么一个作文命题的时候,都会想点心在这里,那直线又在哪?这条直线是非常重要的,没有这直线,那点心有个屁用。这里的直线是不单指图形方面上的,它包含了社会万象应有之线,它包含了人性之最基本原则。直线它就是一个引导学子门成长的路线,而这篇命题上却出现了以这个点为标准的命题,这是非常荒谬的,学生们他们就是这个点,而直线却可以引导他们寻找自己的方向,可惜我们在这里也只是看到了这个点,这个点也更能说明那些学生们只会围绕着这个点转,而不会主动去寻找点中的那条直线,他们怕犯错,怕错了就不能回头,在什么都怕的情况下,可想而知这篇作文也不会有多么惊人的高分出现。

  高考作为比较重要的考试,在作文命题上应该暗射让学子们在高中毕业后能明白到底走那条路,可是我们并没有看到,每届高考作文都是那么的无聊,“一个点”这个作文命题学生们能写出什么?这一点老师应该知道吧,面对那些成天就呆在一个地方的考生们而言,一个点意味着他们这几年也只是围绕着学校这个点在转,这对于教育而言绝对算是比较失败的,若大的社会这些考生也只会围绕着这个点转,在流水帐的作文也失去了阅读的乐趣,还谈什么高分呢?

  像“一个点”这样的高考作文命题确实很多,这也只能说明在中国畸形教育下,人的思维范围也只能在一个点上转,可怜那些考生了,要想得高分也只能继续围绕这个“点”转,要是超过了这个点,那分数肯定不要,这对于那些想在作文上得高分的考生,也必须在那一个点上下足功夫才能让其得上那很自然的分数,一个点可以折射出很多,可惜有人却只想让这些人看到这一个点,而不让他们找到那直线。

  点心在这,直线在哪?每个人都有一个点心,也有一个不同方向的直线,只有自己去挖掘那条直线,用坚定不移的信心去走绘画那条直线,确定自己的目标这样才会在以后的道路上,有所成就,而不要盲目的只看见一个点,这是非常错误的也是非常致命的,每件事情或者每件物品,它是由成千上万条线而完成的,虽然是那个点,可点中却汇集了成千上万条直线,事物不是单一的,万事也不是单一的,只要记住这些,你就会明白点心这,直线皆事的道理。

  2010.6.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