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试门”何以引发家长恐慌?
(2010-04-15 20:59:03)
标签:
皮试针管体检针头疫苗中国三鹿山西李诺言杂谈 |
分类: 诺言诺语 |
文/李诺言
小学生体检换针头不换针管,这新闻的出现无疑会给卫生部门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对于体检换针头不换针管,这件新闻的价值,我不知道中国新闻网是如何衡量的,要知道在中国除了驻马店市存在着这种现象其他城市也普遍存在着这样的现象,我记的在08年还是学生的时候,就接受过学校的体检,对于体检本人就非常的敏感,最讨厌的就是皮试,来我们学校体检的是某空军医院的,那些医生给学生做皮试的时候,也是换针头不换针管,其实那个时候这些问题早就该报道出来的,可是我们最敬爱的记者们也是在今年报道出来的,不难看出我们的记者是多么的敬业,假如要是早点报道出来,或许给学生体检的医生就会注意到这一细节,可惜他们的速度只有比蜗牛慢的,没有比蜗牛快一步的。
真不知道换针头不换针管这新闻为什么能引起家长的恐慌,不就是没换换针管吗?人家护士至少也换过针头的,要知道一般传染病是不会通过针管传播的,除非那针管是坏的,可坏的针管护士是不会拿来给你用的,这点大家可以放心,大家的恐慌是毫不科学依据的,这是本人看到恐慌二字后产生的最大联想,真的又必要恐慌吗?我看也未必,孩子的家长们最大的莫过于那收了钱而不把事办好的校领导而产生的愤怒所以这里他们不能把愤怒直接表达出来,只能恐慌一下,害怕这害怕那的,要是你们都害怕了,我真的想反问一下:“各位基本上都属于过来人了,一管多用给你们留下了什么不适应的症状吗?”假如有,好象最直接的受害者还并不是你们的孩子,至少现在有人发现了这些问题,而我们这些已经体检过很多次的人,哪又怎么办呢?
在中国体检史上“一管多用”,并不是什么大秘密,而是现在的人可能是被山西的疫苗吓着了吧,产生了一些疫苗综合症而已,这也难怪,要是我现在有了儿子肯定也会害怕的,给他们买奶粉吧,又把怕肾吃没了,给他们打疫苗吧,又怕得乙脑。等孩子长大了吧又出现了一管多用丑新闻,能不让人担心也是假的,能不让人不恐慌也是假的,除非我真不要那孩子了,我真心了。可事实上却是我的心至少比那些做黑事的人心还红。
好了话还是回归主题吧,为什么在给孩子体检的时候会出现一管多用的现象呢?其实也很简单,要知道不管是那家医院在面对学校这样一个庞大的团队的时候,一管多用可以节约更多的时候,也能节约更多的金钱,要是按照一管一针来使用,要花费在学生上的时间会比一管多用的时间多上很多,这对于那些本身就很疲劳的护士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这一点上,我们也只能说为学生体检的医院只是单方面的节约时间而做出的举动。
一管多用除了在节约时间上有很大的好处以外,当然在节约成本上也是非常惊人的,就算一针一管的费用为两元钱来计算吧,如果这学校的学生为两千人,那就可以节约几千元的成本,这何乐而不为呢?不管医院方面还是学校方面这也是非常划算的,要知道这事情被暴光以后,学校肯定会以免费体检这口号来推卸家长的,但学校真的免费吗?好象没上过学的可以说免费体检以外,上过学的有过知识的人基本上都不会承认学校会免费为学生体检的,毕竟我们生活在一个利益驱动的社会,只要有利益的存在就根本不能出现免费一说的。
虽然我们国家早就规定,体检注射时应该一人一针一管。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的医院或者卫生所为了不过多地浪费人力、物力,同时为节约试剂,就没严格按照这个要求,似乎他们已经忘记了还有这个规定,这种现象不只是在卫生部门才会出现,在中国其他部门也依然存在着这样的现象,我们也不能说这种现象是比较好的,既然发现了这类现象应该及时的改正,不要真出现了像三鹿或者山西疫苗事件以后才去弥补一切过失,这样管用吗?
“皮试门”何以引发家长恐慌?道理很简单,公众已经失去了对卫生食品部门的信任,这跟近年来我国爆发出多次关于食品药品安全事件有很大的关联,而现在这些部门应该用更加透明的方式告诉他们,食品是安全的,药品也是安全的,这样才会让公众不在出现恐慌的一面,真希望早一点做到民可以食安全之物,孩可依无患之药,方可谓民族幸甚,中国幸甚。
201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