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分部数据青岛海尔京威股份股票 |
分类: 上市公司分析 |
(本文发表在《证券市场周刊》2013年第5期)
青岛海尔
青岛海尔(600690)季度报告披露,“2012年3季度单季度,空调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8.53%、洗衣机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75%、热水器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91%、冰箱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56%。”
仅仅根据上述信息,我们可能猜不到青岛海尔2012年第3季度的营业收入同比只增长了6.49%,有网友为此特意请我分析一下为什么会这样。
我们先来看一下青岛海尔在半年报“管理层讨论与分析”部分中披露的业务分部信息。
表1:青岛海尔2012年上半年主营业务分产品情况
单位:亿元
|
2011年上半年 |
2012年上半年 |
||||||
|
收入 |
成本 |
毛利率 |
收入 |
成本 |
毛利率 |
收入增长 |
毛利率增长百分点数 |
空调 |
82.47 |
63.55 |
22.94% |
91.81 |
66.79 |
27.25% |
11.33% |
4.31% |
电冰箱 |
142.15 |
99.45 |
30.04% |
138.83 |
96.42 |
30.55% |
-2.34% |
0.51% |
小家电 |
9.02 |
6.61 |
26.72% |
9.55 |
6.98 |
26.91% |
5.88% |
0.19% |
洗衣机 |
51.61 |
37.92 |
26.53% |
55.23 |
40.21 |
27.20% |
7.01% |
0.67% |
热水器 |
17.54 |
10.62 |
39.45% |
19.34 |
11.46 |
40.74% |
10.26% |
1.29% |
装备部品 |
41.90 |
38.21 |
8.81% |
38.79 |
35.34 |
8.89% |
-7.42% |
0.09% |
渠道综合服务业务 |
32.93 |
31.06 |
5.68% |
48.03 |
46.22 |
3.77% |
45.85% |
-1.91% |
合计 |
377.62 |
287.42 |
23.89% |
401.58 |
303.42 |
24.44% |
6.35% |
0.56% |
从表1中可以发现,除了空调、洗衣机、热水器和冰箱业务外,青岛海尔还有小家电、装备部品和渠道综合服务等三项业务。因此,即便3季度空调、洗衣机和热水器业务收入增幅较大,但如果其它业务收入增幅小甚至为负,也会导致总体业务收入增幅收小。
与上半年相比,3季度青岛海尔的空调、洗衣机、热水器和冰箱业务的收入增幅更大,但总体收入增幅却极其接近,据此,我怀疑其它业务的收入增长情况可能逊于上半年。
小家电和装备部品也就罢了,我比较关注青岛海尔的渠道综合服务业务,这是 张瑞敏先生极其看好的一项业务。不久前,张瑞敏接受了《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的采访,记者问了这样一个问题,“目前海尔在资本市场共有两家公司,分别是在上海上市的青岛海尔(600690.SH)以及香港借壳上市的海尔电器(1169.HK),他们将来的分工是怎样的?”张瑞敏的回答如下:
从内部来讲,基本上大家比较明确了,制造业务会逐渐集中到上海上市公司平台,而渠道、物流、服务等则会集中到香港这个平台。以这两个平台,作为我们下一步发展的主要发展方向,内部一些资产都由这两个平台来整合。有些业务,比如金融,不一定能整合进去,但是也要支持整个集团战略的发展。
按说,像现在互联网时代这么发展,香港这个平台应该是可以超过上海的。在现在的市场机会下,其实它应该发展得更快。当然,上海平台也就应该逐渐转到服务型制造上来。
虽说如此,青岛海尔的股东并非不能分享海尔渠道、物流、服务业务的发展,这是因为海尔电器其实是青岛海尔合并会计报表范围内的一家子公司,青岛海尔持有其52.16%的股权。青岛海尔的渠道综合服务业务就是由海尔电器来经营的。
然而,从表1中可以看到,青岛海尔渠道综合服务业务的毛利率很低,与2011年上半年相比还有所下降。如果3季度该业务收入增长再放缓,则意味着张瑞敏极其看好的这项业务,其发展并不能令人满意。
在这种情况下,我更愿意看看海尔电器在半年报中对渠道综合服务业务的陈述,毕竟这项业务对它比对青岛海尔更为重要。
在海尔电器的半年报中,我们看到的则是另外一番景象。
表2:海尔电器经营分类资料
|
洗衣机业务 |
热水器业务 |
渠道综合服务业务 |
总计 |
||||
|
2011年上半年 |
2012年上半年 |
2011年上半年 |
2012年上半年 |
2011年上半年 |
2012年上半年 |
2011年上半年 |
2012年上半年 |
分类收入: |
|
|
|
|
|
|
|
|
向外间客户销售 |
17.32 |
19.01 |
4.35 |
4.66 |
221.07 |
239.36 |
242.74 |
263.03 |
分类间销售 |
34.29 |
36.28 |
13.19 |
14.72 |
3.24 |
3.84 |
50.72 |
54.84 |
合计 |
51.61 |
55.29 |
17.54 |
19.38 |
224.32 |
243.20 |
293.46 |
317.88 |
调整: |
|
|
|
|
|
|
|
|
对销分类间销售 |
|
|
|
|
|
|
-50.71 |
-54.84 |
分类收入 |
|
|
|
|
|
|
242.75 |
263.04 |
从表2中我们发现,海尔电器的渠道综合服务业务收入高达243.20亿元,其中对外销售也有239.36亿元之多,这远远超出了青岛海尔半年报中披露的46.22亿元的水平。
海尔电器的半年报中还分析了渠道综合服务业务的毛利率:
2012年上半年渠道综合服务业务毛利率为8.0%,相比2011年上半年的4.7%(重列)提升了3.3个百分点。渠道综合服务业务毛利率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在于,为深化渠道综合服务业务的服务内容,本集团增强此分类部分三、四级市场销售职能,承担了更多营销与促销支持工作,此安排相应导致的毛利率增加与销售及管理费用率提高。
同一业务为什么在青岛海尔和海尔电器的半年报中会大相径庭?鉴于海尔电器披露的收入情况更为详尽,我更倾向于认为它披露的数据是正确的。从表2中可以发现,洗衣机和热水器业务有超过一半的收入来自向其它分部销售,而这其它分部最有可能是渠道综合服务业务。然而,在表1中我们看不到分部间有内部交易的迹象,例如洗衣机业务,表1中显示2012年上半年收入为55.23亿元,而按表2,洗衣机业务收入为55.29亿元,但其中有36.28亿元为内部交易收入。
在这种情况下,我怀疑青岛海尔披露的渠道综合服务业务的收入实际上是总体对外收入减去其它分部收入(包括内部交易收入)的结果。这样拼凑出的数据显然不具有实际意义,不能准确地反映该业务的实际情况。事实上,失真的情况不只体现在收入金额和毛利率上,还体现在收入增长情况上——按表1渠道综合服务业务收入2012年上半年同比增长了45.85%,而按表2计算则只增长了8.42%。
2012年,青岛海尔的营业利润增幅远高于营业收入,这表明其盈利能力提高。但是,如果公司寄予厚望的渠道综合服务业务在半年报中给人以发展欠佳的印象,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如果渠道综合服务业务对海尔真的很重要,我们希望青岛海尔能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像海尔电器那样进行更详尽的披露。事实上,这也是会计准则的要求,《企业会计准则第35号——分部报告》第十四条明确规定,“对于主要报告形式,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分部收入、分部费用(亏损)、分部资产总额和分部负债总额等。”然而,青岛海尔不仅在2012年半年报中未按上述要求去做,在2011年年度报告中也是如此。
京威股份
有网友在京威股份(002662)2012年上半年审计报告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根据分部数据,每个业务分部的营业利润率均为23.99%。因此,这位网友怀疑数据是人工加工的,不是真实的数据。
表3:京威股份2012年上半年分部信息
单位:万元
|
内饰件 |
外饰件 |
其他产品和服务 |
抵消 |
合计 |
营业收入 |
5,011 |
103,840 |
16,079 |
45,170 |
79,760 |
其中:对外交易收入 |
5,011 |
65,604 |
9,144 |
|
79,760 |
|
|
38,236 |
6,935 |
45,170 |
|
营业费用/成本 |
3,979 |
82,440 |
12,765 |
45,415 |
53,769 |
营业利润 |
1,202 |
24,908 |
3,857 |
2,358 |
27,609 |
营业利润率 |
23.99% |
23.99% |
23.99% |
|
34.62% |
更进一步,我们还发现,表3中各分部及合计数中,营业利润不等于营业收入减去营业费用/成本。例如,内饰件收入为5011万元,营业费用/成本为3979万元,按理说营业利润为5011-3979=1032万元,表3中却为1202万元。
另据京威股份的半年报“管理层讨论与分析”部分中披露,内饰件业务的毛利率为23.86%——低于23.99%,这是不应该的,分部的营业利润应低于毛利润。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判断京威股份审计报告中的分部信息披露有误,而且是低级错误。
那位网友在发现这样的错误后,甚至对公司合计栏中营业利润率高于各分部产生了怀疑,怀疑公司实际利润率没有那么高。但是,这个怀疑不成立。由于分部间存在内部交易,合并抵消这些内部交易后利润率提高是正常的。
不过,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公司财报数据出现低级错误后果的严重性,那就是本来正确的部分也更容易受到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