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企业技术中心风波能说明什么?
(2011-12-08 09:54:33)
标签:
格力电器技术中心风波股票 |
分类: 上市公司分析 |
格力企业技术中心风波能说明什么?
国家发改委委托中介评估机构对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进行了评价,2011年的评价结果对格力电器(000651)来说颇有些尴尬——只有60.2分。这一结果引起了一些人对格力“掌握核心科技”的质疑。
有这么严重么?我看未必。发改委公布的资料很详尽,从这些资料我们完全可以得出结论——企业技术中心评价不高,并不意味着企业的技术研发实力不济。
我们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华为)为例好了。华为在这次评价中得85.8分,名列第58位,排在很多在我们平时的印象中产品没有多大科技含量的企业之后。但是,华为科技经费支出高达203.09亿元,仅次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而位列第2;华为拥有的发明专利数为14,939项,高居榜首。
在国内企业中,华为的研发实力强大恐怕是毋庸置疑的吧?
在家电行业中,格力电器拥有的专利数为113项,高于海信科龙(108项)和美的集团(90项)。
不过,似乎专利数也说明不了太多问题,四川长虹的专利数高达592项,但经济效益根本无法和格力和美的相比。看来,不同的专利含金量不同,因此简单的数量说明不了太多问题。进一步说,发改委的评价体系尽管指标不少,但也未必能完全准确地评价企业的研发实力,而且其所依据的原始数据来自被评企业上报,数据的准确性没有太大的保障。
倒是格力方面对此的解释不能令人满意。
首先是在媒体上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是——“因为格力技术中心仍在筹备期,一些项目投入还在不断跟进中”;另一种是——“被发改委点名这件事情纯属我们操作错误,不能怪发改委,因为是新来的工作人员没做核实,将2008年的数据稍微改动了下,报给了发改委。”
后一种说法据称来自公司总裁董明珠女士,可信度稍高,但也说明格力工作中存在不足。涉及到外界对公司评价的事情绝对是大事,来不得半点马虎。而且,对企业形象的维护,不只是宣传或公关部门的事,它需要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努力。格力与其花钱在媒体上买版面宣告技术侵权案胜诉,不如多加强加强对企业员工在这方面的责任心。
其实,格力完全可以做得更好,既然公司产品以“掌握核心科技”为卖点,不妨在年报中多披露些这方面的信息。看过发改委的评价体系后,我发现许多指标也是关心公司基本面的投资者想知道的。既然如此,何妨在年报中也披露一下呢?想来这样也可以让相关人员更为重视这方面的数据整理工作。
相关资料:
国家发改委公告
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bwdt/20111118/102510840646.shtml
http://www.sdpc.gov.cn/zcfb/zcfbl/2007ling/W020070426468621183210.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