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贴:学巴菲特从垃圾处理业中“淘宝”

(2010-03-12 08:59:12)
标签:

基金

股票

垃圾处理公司

巴菲特

美国

分类: 他山之玉
学巴菲特从垃圾处理业中“淘宝”
 
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被错误地称为“价值投资者”。其实他不是──至少从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就不是了。

在我看来,价值投资者买进资产的原因是资产价值低于其一望便知的价值。一个基本的例子就是,一家公司在银行有一亿美元现金,无负债,而其市值为5,000万美元(通常在市场低迷时会出现这种情况),那么这家公司的股票可能是很好的价值投资对象。只要不出现亏损,最终其价值至少会达到其一亿美元的现金水平。

价值投资者使用的另一个标准是市盈率。如果一只股票市盈率仅为五倍(比如说其收益为1,000万美元,市值5,000万美元),那它通常也是不错的买进对象。

此外还有更多内容,不过价值投资最基本的就是这些了。

巴菲特更多的是一位运用人口统计学的投资者。他长线投资的特性意味着他通常不会如价值投资者一样行事:在股票被低估的时候买进;当它达到应有的价值时卖出。他手中资金太多,因此着眼也更长远。

以下是一些例子:

从人口统计学角度来看:世界上的每个人最终都会喝调味碳酸饮料。

从投资角度:当其他投资者全都不看好可口可乐公司(Coca-Cola)时,巴菲特却在买进。


统计学角度:全世界所有人最终都会用上信用卡。

投资角度:买进美国运通公司(American Express)的股票。巴菲特在上世纪60年代初首次买进美国运通时,它正处于“色拉油丑闻”之中。投资者们对其股票避之犹恐不及。巴菲特站在他最喜欢的餐馆的收银机后面,看到使用美国运通信用卡的人为数甚众,因而判定使用美国运通卡的风潮肯定不会消退。

统计学角度:世上所有人最终都会使用一次性剃须刀(至少是所有的男性)。

投资:吉列(Gillette)当时正在抵挡投机者的恶意收购。巴菲特以救星姿态出现,买进了一大批优先股,在几年后转换为普通股并继续持有,直至吉列被宝洁(Procter & Gamble)收购。


统计学角度:中国将继续大量消耗美国商品。

投资角度:买进铁路公司Burlington Northern的股票。中国需求的商品通过这家公司从美国中西部运到西海岸的港口装船。

那么,最新的人口统计学说明了什么呢?

美国的固体废物人均产生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而且这个趋势还将继续下去。

与1960年相比,美国人在人口增长不到一倍的情况下,年固体废物产生量增长了两倍,达到四亿吨。美国的固体废物产生量逐年增长。

巴菲特可能走他的桥牌牌友、前软件工程师比尔•盖茨(Bill Gates)的老路。和其他从软件工程师转型为商业巨子的人士一样,盖茨也有自己的资金管理公司卡斯凯德投资公司(Cascade Investments),并通过它进行投资。卡斯凯德曾经是垃圾处理企业Allied Waste最大的股东,在Republic Service Group将其收购后,卡斯凯德又成了Republic Service Group最大的股东。此外,盖茨还拥有另一家垃圾处理公司Waste Management的股权。

盖茨还早就抢先于巴菲特吸纳了多家铁路公司的股权,特别是参股了加拿大国家铁路公司(Canadian National Railway)。巴菲特曾经说过,希望自己在盖茨首次买进铁路类股时就开始投资这一领域。

最新的报告显示,盖茨持有Republic Service Group 5,700万股股票,巴菲特的持股量也从360万股上升到了830万股。

巴菲特还增持了数据与文件存储服务提供商Iron Mountain Inc.的股票。这家公司除了提供一般的信息管理服务外,还为客户进行安全的信息粉碎处理服务。盖茨还通过他的基金会持股Waste Management公司。

我感兴趣的不仅仅是巴菲特要怎么做,还想看看惯于跟风巴菲特的基金将有何动作。

结果我发现,通常追随巴菲特的对冲基金正在买进垃圾处理公司的股票。拥有40亿美元资产的投资公司Bridger Management也在买进垃圾处理公司Casella Waste和Waste Connections的股票,此外这家公司还持有伯克希尔哈撒韦(Berkshire Hathaway)和Republic Service Group的股票。

继互联网泡沫之后,垃圾处理行业或许是从人口统计学上看来最有“钱途”的行业了。如果你想在这个领域大展拳脚,那么跟定巴菲特、盖茨或他们的追随者才是上上策。

James Altucher

(编者按:本文作者是另类资产管理公司Formula Capital的执行合伙人,还是投资策略问题作家。不同于道琼斯记者,他可能投资了上文所提及的股票。)
 

我的评论:
有朋友担心我经营投资公司后还会不会写文章,能不能评论上市公司,感谢这些朋友的关心,我会一如既往地写文章,发表对上市公司的看法。
从《华尔街日报》发表的这篇文章来看,资产管理人是可以写文章发表他们的看法的,其实,著名的作空者艾因霍恩也会通过媒体宣传他的观点。我想,只要告诉读者自己的身份,让他们明白可能的利害关系(如这篇文章一样),没有理由禁止股东或潜在的股东对上市公司发表自己的观点。
需要说明的是,对这篇文章的观点我不是完全赞同,巴菲特是价值投资者毋庸置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