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难晓上市公司全貌

(2009-10-11 08:40:41)
标签:

证券

财经

营业税金及附加

营业外收入

中国

股票

分类: 上市公司分析

(本文发表在《证券市场周刊》2009年第37期)

 

    在对A股上市公司2009年上半年数据作整体分析时我们发现,会计数据存在一些不足:一方面,为数不多的大公司对上市公司整体状况的影响日益扩大,使得某些合计数据只反映了少数大公司的情况;另一方面,会计准则对比较报表的规定影响了人们对企业经营情况同比变化的分析和判断。

净利润日益集中
 

    根据Wind 资讯数据,2009年上半年,数据可比的1611家A股上市公司共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净利润)4827.02亿元,同比下降了13.47%。如果剔除掉金融企业,则其它1572家上市公司实现净利润2274.82亿元,同比下降22.60%。这些数据并不好看,不过,应该在人们的预期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大公司们对上市公司整体情况的影响日益扩大。2008年上半年,净利润最多的10家公司共实现净利润2910.88亿元,占上市公司整体的比例为52.18%,这个比例已然不低;2009年上半年,净利润最多的10家公司共实现净利润3077.51亿元,占上市公司整体的比例进一步上升至63.76%。
              

                        表1:2008年上半年净利润最多的10家上市公司
                                       单位:亿元
 名次 证券代码  证券简称  行业       净利润   
    601398.SH 工商银行  金融服务   645.31    
    601939.SH 建设银行  金融服务   586.67    
    601857.SH 中国石油  采掘       483.55    
    601988.SH 中国银行  金融服务   420.37    
    601328.SH 交通银行  金融服务   155.34    
    601919.SH 中国远洋  交通运输   141.56    
    601088.SH 中国神华  采掘       141.46    
    600036.SH 招商银行  金融服务   132.45    
    601628.SH 中国人寿  金融服务   107.72    
10    600019.SH 宝钢股份  黑色金属    96.45    
 合计                            2,910.88  

 

                        表2:2009年上半年净利润最多的10家上市公司
                                               单位:亿元
名次 证券代码  证券简称   行业       净利润   
   601398.SH 工商银行   金融服务   663.13    
   601939.SH 建设银行   金融服务   558.06    
   601857.SH 中国石油   采掘       503.26    
   601988.SH 中国银行   金融服务   410.05    
   600028.SH 中国石化   化工       331.90    
   601088.SH 中国神华   采掘       159.76    
   601328.SH 交通银行   金融服务   155.79    
   601628.SH 中国人寿   金融服务   139.20    
   600036.SH 招商银行   金融服务    82.62    
10   600016.SH 民生银行   金融服务    73.74    
合计                             3,077.51  

 

    在净利润最多的10家上市公司中,2008年上半年有6家为金融企业,而2009年上半年为7家。这表明,企业利润越来越集中于金融企业。
    在非金融企业中,企业利润也越来越集中于大公司了。2008年上半年,净利润最多的10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共实现净利润1175.62亿元,占整体的比例为40.00%,2009年上半年已上升至52.55%。
    一些投资者喜欢用整体市盈率来判断市场股价是否合理,然而,在上市公司的盈利如此集中于少数大公司的情况下,整体市盈率究竟还有多大的意义?上交所提供的市场整体市盈率是以上市公司的总市值除以总的净利润得出来的,这当然比将所有盈利上市公司的市盈率作简单平均来得合理,但在这种方法下,少数大公司的低市盈率会显著拉低市场的整体水平。

大公司影响力扩大

    下面,我们将讨论的范围限定于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我们发现,不仅利润更集中于大公司,且上市公司整体的其它财务数据也越来越受到少数大公司的影响。
    前面讲过,2009年上半年,可比上市公司实现的净利润同比下降了22.60%。不过,由于股市回暖,人们预期上市公司的证券投资收益会有大幅度的增长,是否上市公司的主业经营情况会(比以净利润指标衡量的水平)更差呢?
    答案是否定的。我们曾经在分析上市公司2008年半年报时提出了“经营利润”这一概念(经营利润=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现在我们继续使用这一指标来分析上市公司主营业务的经营业绩。
    2009年上半年,上市公司的经营利润为2741.67亿元,同比下降了16.09%,低于净利润的降幅。为什么在上市公司证券投资收益增长的情况下净利润却降幅更大呢?主要是因为营业外收入减少了。请看我们将可比上市公司利润表汇总后的结果。
                           表3:1572家非金融类可比上市公司利润表汇总
                                                           单位:亿元
                            2008年上半年    2009年上半年    同比增长   
一、营业总收入                 48,251.57       42,363.60     -12.20%   
其中:营业收入                 48,245.74       42,355.74     -12.21%   
二、营业总成本                 45,051.67       39,695.65     -11.89%   
其中:营业成本                 39,219.72       33,536.49     -14.49%   
      营业税金及附加            1,380.35        1,692.79      22.64%   
      销售费用                  1,583.36        1,670.79       5.52%   
      管理费用                  1,937.42        2,036.53       5.12%   
      财务费用                    542.66          609.95      12.40%   
      资产减值损失                320.53           75.38     -76.48%   
加: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            -21.98           86.42    -493.15%   
    投资收益                      404.19          322.54     -20.20%   
    其中: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 138.73   145.71       5.04%   
三、营业利润                    3,582.35        3,076.96     -14.11%   
加:营业外收入                    622.32          229.78     -63.08%   
减:营业外支出                    111.07           68.58     -38.25%   
    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净损失     13.98           16.71      19.55%   
四、利润总额                    4,093.60        3,238.16     -20.90%   
减:所得税费用                    849.38          690.69     -18.68%   
五、净利润                      3,251.07        2,547.48     -21.64%   
其中:少数股东损益                311.46          272.55     -12.4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938.86       2,274.82     -22.60% 

 

    从表3中可以发现,上市公司的投资收益其实是下降的,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对上市公司利润的影响虽然是正面的,力度却有限,无法与营业外收入下降的负面影响相比。
    上市公司营业外收入下降的原因主要是政府补贴减少,集中体现在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身上。这两家公司的营业外收入同比减少了378.76亿元,而1572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营业外收入总计不过减少了392.53亿元。2008年上半年,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确认的政府补贴收入分别为334.02亿元和52.51亿元,占营业外收入的比例高达98.92%和93.53%。
                              表4:营业外收入下降最多的5家上市公司
                                                         单位:亿元
                 营业外收入                       同比增加   
证券代码  证券简称    2008年上半年   2009年上半年    
600028.SH 中国石化          337.65           4.24    -333.41    
601857.SH 中国石油           56.14          10.79     -45.35    
600155.SH *ST宝硕            20.27           0.05     -20.22    
600688.SH S上石化            16.42           0.99     -15.43    
000037.SZ 深南电A             8.95           1.80      -7.15  

 

    尽管在1572家公司中,营业外收入下降的只有707家,持平的34家,而上升的多达831家(这是精确到万元的数据统计结果),但是因为下降的行列中有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合计数就完全受到了这两家大公司的左右。
    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营业税金及附加项目上。尽管2009年上半年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了12.21%,营业税金及附加却上升了22.64%,而这主要是中国石化的贡献。2009年上半年,中国石化的营业税金及附加为615.18亿元,而上年同期仅为284.51亿元,即增加了330.67亿元,而1572家公司总计不过增加了312.44亿元。

会计准则影响同比数据

    细心的读者会注意到,尽管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下降了,但除营业税金及附加增加外,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也都增加了,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把分析的重点放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上,这是因为在三项期间费用中,管理费用增加得最多,为99.11亿元,而销售费用和财务分别只增加了87.43亿元和67.29亿元;财务费用增幅最大;更主要的是我认为企业在销售收入下滑时增加销售费用情有可原。
    先来看财务费用,之所以大幅增长主要是航空公司的汇兑收益减少。以南方航空为例,2008年上半年其净汇兑收益为25.98亿元,而今年上半年仅为0.34亿元。
                             表5:财务费用增加最多的上市公司
                                                         单位:亿元
 证券代码 证券简称     财务费用                    同比增加    同比增长   
                       2008年上半年  2009年上半年     
600029.SH 南方航空          -15.87           8.54     24.41      
600115.SH ST东航             -8.53          10.52     19.06      
601857.SH 中国石油           14.48          31.53     17.05     117.75%   
601111.SH 中国国航           -9.96           6.07     16.03      
600011.SH 华能国际           12.39          22.09      9.70      78.34% 

    再来看管理费用。对于这项费用,我们先计算其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率,然后用2009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乘以(2009年上半年与2008年上半年之间的)比率变动,以此来衡量管理费用比率上升对公司税前利润的影响。
                             表6:管理费用相对增加最多的上市公司
                                                            单位:亿元
证券简称    营业收入             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营业收入 营业收入*比率变动   
         2008年上半年2009年上半年2008年上半年2009年上半年 2008年上半年 2009年上半年    
中国石化    7,347.83    5,340.25      187.21      200.87        2.55%    3.76%      64.81    
中国石油    5,495.22    4,152.77      295.62      247.52        5.38%    5.96%      24.12    
中国联通      359.38      784.92       22.35       64.53        6.22%    8.22%      15.72    
中国远洋      621.63      228.51       22.91       21.03        3.69%    9.20%      12.61    
攀钢钢钒      136.23      183.58        7.51       19.85        5.51%   10.81%       9.73  
数据来源:Wind资讯

    在分析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些公司2008年上半年的经营数据在2008年半年报和2009年半年报中的披露并不一致,甚至可以说存在较大差异。
                        表7:部分公司2008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的不同披露
                             单位:亿元

公司简称    2008年半年报 2009年半年报    差异   
中国石化        7,347.83     7,310.13  -0.51%   
中国石油        5,495.22     5,513.39   0.33%   
中国联通          359.38       836.55  132.78%   
中国远洋          621.63       622.54    0.15%   
攀钢钢钒          136.23       229.32   68.34%   
合计           13,960.29    14,511.93    3.95% 

 

                              表8:部分公司2008年上半年净利润的不同披露
                                      单位:亿元
 司简称    2008年半年报   2009年半年报    差异   
中国石化          93.39          76.73  -17.84%   
中国石油         483.55         543.31   12.36%   
中国联通          26.22          51.08   94.81%   
中国远洋         141.56         141.58    0.01%   
攀钢钢钒           4.37           6.12   40.05%   
合计             749.09         818.82    9.31%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企业会计准则对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如何编制比较报表的规定使然。以中国联通为例,2009年1月31日,公司向联通集团和网通集团收购了南方固网业务、天津固网业务等电信业务及资产,“本次对目标业务的收购被认为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因此依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中关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规定对收购目标业务进行处理和披露。故目标业务的资产及负债将按其财务账面价值并入本集团的合并财务报表当中,同时视同目标业务一直是本集团的一部分并由所列报的可比期间期初开始反映,故本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之比较数据被重新列报以包括目标业务于2008年12月31日的财务状况以及目标业务截至2008年6月30日止6个月期间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会计准则作如此规定自然有其道理,重新列报(或者说调整后)的比较报表显然更有利于投资者预测上市公司未来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如果有人想通过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来分析企业的经营业绩变化情况,这样的数据部分剔除了企业合并的影响,更为纯正。仍以中国联通为例,2009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1.85亿元,而调整前2008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6.22亿元,调整后为51.08亿元,显然,与后者作同比比较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出公司主营业务盈利能力的变化。
    不过,在上市公司进行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后,只调整上一个可比会计期间的报表,因此,想直接根据这样的数据进行三年或更多年度间的数据比较显然是不可行的。
    此外,投资者在以2008年财务数据计算上市公司的静态市盈率时也会出问题。以中国石化为例,调整前2008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11元,而调整后仅为0.088元。用调整前的每股收益数据计算出的市盈率显然是虚低了。但是,上市公司显然只能在公布2009年年度报告时才披露调整后的2008年度财务数据,因此投资者通常仍会使用或者说不得不使用其2008年度报告中的数据,而Wind资讯等数据库也不会在上市公司调整报表后更新其往年数据。
    对合并报表比较数据的调整对上市公司整体数据的影响不小。我们整理了净利润最多的10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数据,2008年上半年数据调整前,它们的净利润同比增长35.12%;数据调整后,同比增长为28.96%,减少了6.16个百分点。

费用控制“疾风知劲草”

    下面以调整后的数据来分析上述5家公司的管理费用。与营业收入相比,它们的管理费用显然更具刚性,中国石化和攀钢钢钒的管理费用在营业收入下降的同时甚至有所增加。
                               表9:部分公司管理费用
                                                  单位:亿元
          2008年上半年          2009年上半年   
        营业收入 管理费用    营业收入 管理费用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   
中国石化 7,310.13  186.97     5,340.25  200.87           -26.95%             7.43%   
中国石油 5,513.39  267.08     4,152.77  247.52           -24.68%            -7.32%   
中国联通   836.55   64.83       784.92   64.53            -6.17%            -0.46%   
中国远洋   622.54   23.00       228.51   21.03           -63.29%            -8.57%   
攀钢钢钒   229.32   19.20       183.58   19.85           -19.95%             3.39% 

    表9中中国石化的管理费用增长最多,联想起前一阵子闹得沸沸扬扬的吊灯事件,或许我们不该为此而吃惊。在半年报中,公司称“销售、一般及管理费用……同比增长4.8%,主要归因于土地租金及部分加油站租赁费上升。”
    相比较而言,中国石油的表现更令人赞赏,在半年报中,公司称,“销售、一般性和管理费用降低3.8%……主要是为应对金融危机,拓展盈利空间,本集团采取了一系列降本增效措施,费用控制明显。”
    当前全球经济都不景气,却正是检验一家企业的管理人员是否能与企业同甘共苦的绝佳时机。再以中集集团(000039.SZ)为例,2009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下降了68.70%,管理费用则只微降了4.12%。中集集团的股权结构和管理层的敬业精神向来为人所称道,然而仅从对费用的控制这方面来看其表现还不如中国远洋。在半年报中,中集集团对管理费用未作任何说明和解释,而中国远洋不但告诉投资者其管理费用下降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人工成本及差旅费等项目的减少”,而且提出了“严格控制管理费开支,确保全年同比节支10%以上”的目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