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行08年度股东大会见闻录
问答环节进行地比较轻松,提问的水平一般,问题主要围绕金融危机下,公司的对策,公司的业务结构,09年的业绩,以及今后成长性等等,没有太激烈的问题。值得表扬的是,公司管理层(马蔚华的口才最好!),包括秦晓都比较认真耐心地对待提问,特别是给投资者提问的时间比较宽松。我把问答环节整理如下:
1、对国内经济形势的判断,招行的战略和对策
国家4万亿拉动投资的效果如何,尚待观察。因为,判断经济有无复苏主要看一下三个方面:一是,民间资本的投资有无启动;二是中小企业的订单有无改善;三是看消费有无起色。从目前看,政府的投资不可能持续,而以上三个方面都没有明显迹象好转,因此,目前很难说经济已经步入复苏。
招行5年前制定了基于三个转变的战略,一是调整中小企业与大中型企业贷款的比重;二是减少工业贷款比重;三是大力开拓零售业务市场。
中小企业贷款:银行的订价权是很重要的,如果客户主要是大客户,银行的定价能力不强。但作为中等规模的银行,招行始终将中小企业作为主要的客户基础,最近在苏州试点的中小企业中心运作良好,利率可以上浮20%左右,牢牢地掌握了定价权。针对长江三角洲地区,今后要推广苏州中小企业中心模式,锁定当地的中小企业客户。
零售业务:网点少,不到700个,但是已经形成体系和渠道。由于新设网点需要银监局审批,资源有限,所以目前主要在发达地级市设立支行,也有类似苏州地区的百强县的支行,未来,网点的设立还是按照董事会的承诺:每年80-100件的规模推进,在推进速度上当然还有考虑当地分行的管理水平能否跟上。零售业务是招行的优势业务,多次被权威机构评为最佳零售业务(银行),目前,个人按揭贷款占比70%,不良率0.26%,未来加大个人按揭业务/信用卡/消费信贷业务
中间业务:中国的银行与外资银行业务结构不同,外国银行可以从事投资银行业务,所以中间业务的占比较高,30-40%,但是,金融危机以来,他们也在反思,是不是这块业务比重过高,风险过大?招行的中间业务已经有一个5年规划。
私人银行:2年的时间努力,现在有8000人的客户,1300亿资产。咨询公司调查发现,在中国,有1000万以上投资要求的人数在30万人左右,1亿的有1万人,这说明私人银行业务前景广阔。另外,美元不断贬值,国内对境外私人银行的需求不大。私人银行就是为有钱人营造高尚的生活氛围,招行做中国最好的私人银行。
2、业务和资产结构
招行的特点是活期存款比重达,短期贷款比重高。在利率上行时,这样的结构对招行盈利能力有保障,在利率下行时,盈利受影响。但是,这是一个好的结构,安全的结构,不能因为现在的形势,就匆忙调整结构,那样就比较被动。目前,中长期贷款的比重已经有所上升,由31-34%,但是仍然低于全国水平。
3、永隆银行收购
收购动机:全球战略的一部分,实现跨境金融服务。招行40%客户在华南,永隆有36个网点,两地业务的合作要求使然。谈了很长时间,但是在交割的时候,遇到金融危机,但是不能因为二级市场价格低了,就要求卖方按照低价成交,对方肯定不会卖的。
收购效果:马蔚华的总结是:整合顺利推进,效益好于预期。前100天,稳定过渡,文化相同,整合非常成功;后100天到现在:已经完全实现盈利,为招行的大陆客户实现跨境金融服务,招行已经将各支行的客户资料与永隆银行实现共享,包括内保外贷、两地信用卡等等业务已经开展起来。
4、09年业绩
关于拨备,随着今年贷款规模的扩大,不良率会下降,但是招行拨备政策是有稳定性和连续性的。
秦晓认为,如果09年的业绩好过08年,他表示质疑。如果结果如此,他表示敬佩。招行拨备覆盖率在同行业内比较高,有人提出调整拨备覆盖率,让09年的业绩好看。他觉得,拨备覆盖率是一个持续性和一致性的方法论,不能随便为了什么目的调整,影响投资者对于公司的盈利能力判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