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财务指标局限性系列之三
(本文发表在《证券市场周刊》2008年第48期)
ROIC(投入资本收益率)是受到很多投资者推崇的财务指标。晨星公司股票研究部负责人帕特·多尔西在《股市真规则》一书中称其为“一个久经考验的分析资本收益的比率……它是一个比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更全面、更好的度量盈利能力的工具。”不过,这世上并不存在十全十美的财务指标,ROIC也不例外。理由有二,首先,高ROIC并不一定能转化成高ROE,而后者与股票投资者的利益相关程度更高;其次,有时ROIC也并不能完全反映企业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
ROIC有其高明之处
ROIC的计算方法有很多版本,在这里我们采用《股市真规则》中的方法:
ROIC=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T)/投资资本
税后净营业利润=EBIT×(1-T),EBIT为息前税前利润,T为企业所得税税率
投资资本=总资产-不附带利息的流动负债-超额现金
在多尔西看来,ROIC的高明之处主要是去除了企业不同的融资决定造成的影响——不管是使用债权融资还是股权融资——这样我们就可以尽可能地聚焦在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上。更具体些,ROIC“改进了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因为它把负债和权益放在一个彼此相当的位置上:它把与负债相关的扭曲矫正过来,这些扭曲使公司在使用净资产收益率时因为具有很高的杠杆作用看起来收益性很好。”
此外,由于ROIC在计算过程中剔除了超额现金等非经营性资产的影响,人们认为这样可以更准确地反映企业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这是因为企业绩效与占用资源更加匹配。
高ROIC能转化成高ROE么?
尽管ROIC有诸多好处,但对股票投资者来说,恐怕还是ROE更实惠。这就好像我们在计算好企业价值后,还要减去债权价值,得到的股权价值才是股票投资者的最终目标。于是,问题来了,某些上市公司ROIC高于ROE,但是投资者真的能够期望它们的高ROIC转化成为高ROE么?
ROIC较ROE高的企业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少数股东权益收益率较高的企业;第二类是拥有较多超额现金或其它非经营性资产的企业;最后一类是不使用或较少使用财务杠杆的企业。
先看第一类企业,在上市公司中,有很多企业少数股东比上市公司(母公司)的投资者要幸福得多。在下面,我们列出了一些这样的公司。
表1:2008年前3季度少数股东损益相对较多的上市公司
单位:万元
证券代码 证券简称 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少数股东损益 少数股东损益/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所有的净利润
600636.SH 三爱富
124
2,619 2110.80%
600380.SH 健康元
227
4,488
1979.43%
600764.SH 中电广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