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践行书生教育思想,坚守立德树人初心一一赴洛阳魏书生中学参观感悟

(2022-05-02 17:17:35)
分类: 学校管理
3月9日至3月10日,我有幸跟随宜阳教育考察团赴洛阳市魏书生中学参观学习,在短短两天时间里对洛阳市魏书生中学的学校文化、管理、教学各个方面进行了细致考察,魏书生中学的“悦享规则,成就卓越”理念给教育同仁留下了深刻印象,学校的办学经验对我们以后的各项工作提供了很多可供借鉴的地方。
一、魏书生中学的办学特色之一——养成教育
行有序。在魏书生中学,我们看到学生在校园中活动,绝大多数时间学生都以队列的形式进行活动,即使没有老师在场的情况下,学生也自觉形成列队习惯。在餐厅、在教学楼里、在校园里到处可见的是三五成队的学生,除了见到我们打招呼的“老师好”外,没有学生吵闹、闲聊的情况,学生整体有序、有礼,良好的行为习惯展示了魏书生中学养成教育的成果。
物有位。在教室、餐厅、图书室、寝室、厕所等学生活动的区域物品摆放整齐、有序、干净,整个学校管理充分体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的理念。教室的学生书本、劳动工具、公共区域物品摆放整齐、餐厅学生的餐具回收过程,餐盘、筷子摆放有序整齐。宿舍学生的寝具、脸盆、拖鞋摆放也各归其位,学生内务干净、整齐,养之有素。
食不言。在魏书生中学的餐厅,听不到学生说话的声音,学生有序排除、聚餐,用餐时同伴之间不交流,一个餐厅同时几百名学生用餐,学生行走的路线固定,用餐学生就座位置科学有序,用餐结束自觉收拾餐桌,没有浪费,整个餐厅只有一名值班教师,但学生有规矩,懂得用餐礼仪,让我们很佩服。
寝不语。因为去参观的时间,没有亲眼见到1800多名全寄宿初中寝不语的场景,但是参观寝室的养成教育也足以让人震撼。
二、魏书生中学的办学特色之二——六步分组教学法
六步分组教学法是魏书生中学践行的课堂教学法。学生以小组为学习单位,以小组积分为杠杆撬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每个学生都是小组积分的关键因素,每个小组成员都在尽力维护学习小组的荣誉,教师以积分平衡学生在课堂上的展示机会,教学设计有梯度,课堂容量大,层层推进,学生思维在课堂上不断碰撞,不断有生成,学习能力、互助精神不断得到提升,课堂高效,学生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魏书生中学规定的课堂教学10项要求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师讲新课不得超过课时的二分之一时间,课堂上学生动口、动手的时间不得少于10分钟,课堂上批评学生不得超过20秒等,走进课堂推门听课,这些措施能够得到很好的落实,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师的使命,变课堂为学堂,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学校领导、教研组对课堂的巡视、检查对课堂教学落实起到规范、约束的作用。
三、魏书生中学的办学特色之三——校园班级文化
学校管理 刘朝峰校长是位很有个人魅力的领导,在他的领导下,魏书生中学形成了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建设了一支坚决贯彻魏书生教育思想的校级领导团队,培养了一批会管理、有思想的班主任队伍,造就了一支爱学习、善思考的专业化教师团队。政教处对学校卫生、纪律、学生个人行为习惯进行了周密的规范设计,学生的个人习惯、每个生活细节、学习行为都有明确的规定,并辅以相应的检查落实制度、奖惩办法,政教处人员分工明细,各项工作环环相扣,网格化、自动化的管理让整个学校犹如一台自动化机器,自动运转,促成了我们眼中的学生的有序、规范。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魏书生中学的班级管理深入贯彻魏书生老师的学生民主管理思想的同时又进行了“微创新”形成了完美教室构建理论,班级建设从静态风貌、动态风貌及内核风貌建设三个方面,把教室建成孩子们的“精神家园”,班级文化建设从教室内外布局、班级建设“十有”、养成教育常态化、班级管理自主化等方面着手建设。完美教室建设是每个班级的使命,是提升学校品质的关键要素,通过完美教室建设显现魏书生中学教师的创造精神,推动校园文化的自我创生,让魏书生老师的教育理念在洛阳魏书生中学浸润、生长。
短短两天时间,感动于魏书生中学团队的脚踏实地、持之以恒,感动于魏书生中学教师胸怀教育理想、践行教育使命,更感谢魏书生中学对教育考察团周到细致的照顾,行程短但足以让我们思想认识得到提升,一定以洛阳魏书生中学为榜样,守住心灵的宁静,把握教育本质,肩负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立足本职工作,实践、传承魏书生中学的先进办学经验,努力提升辖区学校的办学水平。
参观洛阳魏书生中学抒怀
阳春三月赴洛城, 教育同仁求真经。
书生中学得思想,研讨交流话提升。
管理教学谋进步,真心实意做书生。
胸怀教育扛责任,吾辈齐心表忠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