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里的小确幸(九十六)
(2022-03-29 16:49:16)
标签:
疫情上海平安健康 |
分类: 家有宝贝 |
记录最近的日常(2022年3月16日- 27日)。
看新闻,3月27日晚8时,上海发布新一轮核酸筛查通告,以黄浦江为界,先是浦东,后是浦西,先后严格封控管理4天。通告发出后,很多人连夜从家里往工作地点奔赴。此后4天,他们吃住都在实行封闭管理的生产工作地点。从这个角度来说,上海正在进行艰难的“两线作战”。一方面对浦东,浦西先后进行为期4天的严格管控,是上海对新冠病毒发起的一场总攻。另一方面,城市不能“停摆”,“保经济”这场硬仗,来不得半点松懈。“两线作战”难度极大,但这是上海不得不做的选择。上海全力应对疫情“严峻复杂挑战”,不奋战,哪有胜利?
在家办公两周了,每天朝九晚五,虽然在家,但是还算规律。以前在外面上班总是希望能规律地上下班,现在愿望实现了,反而有点待不住了,希望能够去单位上班。这次疫情真的很可怕,每天都看到确定病情的人数在一天天地增长,心里感觉特别地不安。偶尔出门买菜,看到大街上没几辆车,也没几个人,进超市里面大家都戴着口罩,看不到对方的庐山面目。大家的购物车里面放的大都是各种蔬菜,鸡蛋,肉类…,每个人都在刻意地躲着旁边的人。回到家里,要先把衣服放在专门的角落,通通风,洗手洗脸,眼镜和手机也要用酒精擦拭消毒。感慨一下这次疫情真的是对当下的生活影响太大了。这样的生活真的是有些变形,让人有些无所适从。人与人之间距离感更远了,出行不方便。宅家工作生活,依然是卧室,厨房,洗手间客厅四点一线的单调生活,最近的天气晴朗也好,风雨也罢,因为不出门,所以不受影响。外卖和快递在小区门口设点储存。进出小区出入证。出了小区门,除了买菜以外,不知道还能去哪里,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生命就这样一天天过去。
上海疫情最近严重,所以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非必要,不出门。出门一定要正确佩戴口罩。对于不得不摘下口罩的情况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好防护。全员核酸筛查,感觉排队时候最容易出问题,很多地方排队一点都不规范,人挤人。看电视看报纸,专家提醒:在近期较密集的多轮核酸采样过程中,提醒市民在接到相关人员通知下楼,出门前就要戴好口罩,尤其注意双手需按压口罩上端鼻梁处的金属条,使口罩上端与面部紧密贴合。保持安全距离,等待医护人员装好上一个测体并进行手消毒,拿出新棉签后,再迅速上前,取下口罩张大嘴巴,配合医生取样后,立刻戴回口罩。采样时,市民不要触碰采样物品,包括不要触碰采样人员,不要触碰采样台以及采样台上的物品,也不要把自己的随身物品放在采样台上,比如身份证,钥匙,手机等,与采样人员保持合理距离。尤其注意,在核酸采样现场,无论是摘下口罩还是佩戴口罩,都不要用手触碰口罩外表面。为避免对口罩造成污染,应将口罩取下,折叠装在塑料袋里或是放入口袋中,没有口袋可短暂摘下折叠拿手上,采完后迅速戴上。采样时尽量放松,避免在采样过程中用手遮挡或转头等动作出现,积极配合采样人员快速准确地采集到标本。也可在采样结束后及时更换备用口罩,将废弃口罩投入指定的医用垃圾袋。采样后立即离开采样点,最好能随身带着免洗消毒液或免洗酒精,注意手部卫生,必要时可擦拭双手。回家后立马进行手部清洁。
我们不要去管周围的人怎么样,最高级的防护就是把所有其他人都看成感染者,防护工作做到位就不用怕“无症状感染者”了。这就是毛主席说的 “在战略上要蔑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愿疫情尽快结束,愿我们都平平安安,珍惜生命。
宝贝最近在家里上网课两周了。母子俩每天24小时呆在一起,他学习我工作,一起吃饭,聊天,各人到自己屋里睡觉,然后新的一天开始啦..... 老母亲觉得这样的自己很幸福,因为平平安安,因为可以每天陪伴在孩子身边。每天除了坐在电脑前工作,我想的最多的就是孩子的一日三餐。一日三餐营养均衡,让孩子也注意到妈妈对他的付出和认真程度。共同宅家的这些日子,闲暇时光我们会一起聊天,阅读,电影,运动...... 既可以增进亲情,又可以让让他趁早清楚“培养一个爱好或习惯的过程”,这不仅有助于培养他对世界的好奇,更为其日后学会如何生活埋下一个种子。其实最主要的,一定是培养他的主动性和好奇心,这样,无论对是提高上网课效率,还是其他的,都大有裨益。我一直在尽自己的努力创造亲子,学习,温馨的环境,让他变得温柔和自信。
宝贝在家里上网课,有时候我也过来围观。我发现他们各科老师基本都喜欢拖堂(除了道德法制,体育课老师)。我问,老师们都这么喜欢拖堂?他很无奈,回了句:老师总拖堂,不是很正常吗?我说,我上学时最讨厌上课拖堂的老师了,拖堂学生烦,影响学习兴趣。我跟他讨论,对一堂课时间的把握是做老师最基本的标准,一节课你要讲到哪里,不说精确,但是大概要做到心中有数的吧。上课拖堂,你没讲完,占用学生课间休息时间,本来就是个侵犯了学生权力的事,你还觉得心安理得,学生也习以为常,这不是教学水平之悲吗?一节课没有讲完,可以放到下节课,下节课课堂节奏快一点就行了啊。课堂做到有的放矢,才是一个教师讲课的水平吧。老师要做的事就是课堂上言简意赅,不去重复不必要也没意义的话。让整节课更加简洁,丰富,饱满,知识性,逻辑性更强。这样就能更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不至于课后拖堂。但如果做到了,你的课堂高效了,不但自己轻松了,孩子也会喜欢。当然有的老师把拖堂归因为学生上课老捣蛋,打乱老师思路,上不完课,所以我要拖课,惩罚你们。上课学生捣蛋打乱老师思路,确实会浪费一些时间,可是这也不是上课要拖堂的理由吧。学生上课不听话,老师自然是要管理,这也是体现一个老师对课堂对学生的管理能力吧。一个好的老师,他(她)会管理好课堂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让课堂有序进行。一节课后休息十分钟,这是教育的规律也是常识,十分钟学生可以做许多事,比如眺望窗外缓解眼睛疲劳,比如附近活动活动调节一下,比如上趟厕所解决内急问题,比如把刚上的课及时总结总结,比如到水池边洗一把脸,比如……为什么会有课间十分钟呢?因为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在高度集中的状态下,一段时间过后会觉得疲累,而课间的十分钟,是缓解疲累,以备下节课更好的学习啊。我当年读书,每次课间十分钟总是急匆匆地去洗手间,又急匆匆地回教室上课,总觉得课间十分钟特别珍贵。所以作为家长,呼吁老师们不仅仅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还应当把课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在属于自己的时间里自主自由自觉地学习和生活。请尽最大努力,不拖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