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一个多变的角色

标签:
更多的体验爱子之心母亲女人最幸福的角色 |
分类: 家有宝贝 |
http://s1/mw690/59d5668cg7c0852b1e000&690
做母亲是幸福的,当那第一声响亮的啼哭传来,我完成了从妻子到一个母亲的角色转变,不是凤凰涅槃,但绝对是蛹化为蝶的华丽转身,这是上帝赋予女人(我)的神圣使命,从此,目光不再羞涩,手臂不再柔弱,这都是因为做为一个母亲的责任。那是多么神奇的事情!
好好享受做母亲的时光吧!我很感谢上帝!感谢上帝赐给我一个这么可爱的宝贝,我太爱他了,是他让我感觉到爱!让我懂得什么是爱,如何去爱,有了爱的力量,如何去珍惜生活,热爱生活!
和他在一起的时光,我努力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就如同手中的遥控器从一个频道切换到另一个频道,母亲这个称呼同样可以从一个角色转换成另一个角色。电视的乐趣在于切换自由,母亲的扮演在于收放自如。不管怎么样,改变的是我的角色,不变的是我对儿子的爱心。
好朋友
生活中,我努力做到随时随地与他进行沟通,这样很轻松地就可以了解到他最近的心理变化和学习历程,上学路上、回家途中,公交车上、吃饭时,我们的话题总是数不胜数——班级趣闻,朋友趣事,电视新闻,路边那只熟悉的小狗……来自周围生活的话题让他有了一双敏感的眼睛,也多了一层对社会生活的思考,收益无穷。亲密谈话也使我们的心贴得更紧更近,他有时候会说我像她的“大姐姐”、“好朋友”。
有一天,我正在厨房里做饭,忽然从楼下传来孩子叫我名字的声音,我探出头和他打招呼,旁边的邻居看到我笑了,问:“是你儿子在叫你吗?”我点点头,“我儿子在我面前可是毕恭毕敬的,不敢这样。”邻居接着说。“没事儿,直呼其名挺好的。”我表示不以为然,心想:我们既然是朋友,还在乎他叫我什么。
因为是好朋友,有话他总愿意和我说,就连我说错了话、做错了事,他也会毫不留情地给我指出来。此时的我也会认真“检讨”,接受孩子的批评。我们在一起的时光,平等相处、相互理解、充满亲情,是一对好朋友,每天我都要对他说许多甜蜜温馨的话语:“宝贝,从见到你的第一眼起,我就知道我们一定会成为最好的朋友!”“宝贝,妈妈怎么这么喜欢你啊!”“妈妈想亲你一口!”“来,让妈妈抱抱你!”这个时候,我总能看到孩子那清澈双眸中闪动着熠人的光芒,那是无以言表的感动。
玩伴
和国外的家庭教育相比,中国的很多家庭里,父母对孩子安全的看护远远胜过精神上的交流,也正是由于缺乏精神上的沟通,导致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要想成为孩子的玩伴,我们需要弯下腰来、俯下身去,把自己变成小孩子,和孩子一起玩耍,一起欢笑。
很多时候,孩子的游戏简单,简单里面却蕴含着大道理。孩子的玩乐无聊,但无聊的表面下隐含着孩子对未来的思考和渴望。有时候吃完饭、做完家务时和孩子玩上一会儿,或者大家都回到家以后玩几分钟。这样每个人都会很开心。唱儿歌、讲故事、搭积木、吹泡泡、在房间里转来转去藏猫猫……这些简单的游戏在母子的互动中显得那么趣味盎然。玩是孩子的天性,玩的时候我会陪他一起尽情的玩,和他在一起,让我保持了一颗童心,能从他的位置上去体察童心的需要,并能怀着一颗童心去满足他的心理需要。春天,带孩子去野外踏青、放风筝;夏日夜晚,仰望满天繁星给他讲故事;秋天的假日里,带孩子到郊外去游玩,采野花,捉昆虫等;冬天,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每当这个时候,我仿佛也回到了童年,重拾孩童年代的快乐。这种感觉真是棒极了!
家庭营养师
做为母亲,必须站在为自己孩子生命负责的角度,努力当好孩子的生活营养师。增加营养,多吃健脑食物,也是开发儿童智力的一个重要步骤。曾经看过一本日本的健康教育书籍,其中说到:味道养育心灵。一个味觉迟钝、对天然食物毫无感情的孩子,很难想象他能够有丰富而豁达的心灵。如今,父母们都在努力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努力给孩子最好的生活条件,可是,孩子真的得到了最好的食品吗?我们需要认真检查一下家里的冰箱和食品柜,好好反思一下,孩子都在吃什么?他所吃的,是新鲜、天然、多样的食物吗?在此基础上,还应该让宝贝逐步接触各种口味、营养安全的食物。蔬菜水果,应尽量选择应季的种类,如果能更为细心地为宝贝选择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食品,就能更好地保护宝宝的健康。
可能对成人来说,食物是用来充饥的,但对宝贝来说,吃饭也常与“玩”画等号。虽然不提倡边吃边玩的习惯,但不等于我们要遏制宝贝在饭桌上所有自由探索的权利。所以,如果他想用手抓着吃饭,不妨让他用触觉感知一下食物,然后再鼓励他用勺子试试,让他比较哪种方式吃得更省事。如果他用米饭堆成一座小山,不妨赞叹一下这座山真高,再夹一些青菜放在他的小山旁,当做树林,看他能不能把它们都慢慢转移到小肚子里面。
吃饭时全家人的微笑和爱,一起用餐的温馨气氛,对孩子来说同样也是一种价值极高的“精神营养”。所以和孩子一起吃饭时,需要暂时忘掉其他杂事,专心地投入。与孩子轻言细语,用微笑的眼光、宁静的表情与孩子进行交流。它带给孩子安全感、满足感和喜悦。
倾听者
他这个年纪,对周围世界表现出了极大的求知兴趣,每天都有无数个“为什么”等着我。“是啊,为什么呢?”我也睁大双眼表现出与他一样的惊讶和好奇,“我想可能是……吧!”“会不会是……呢?”“我们一起来查找答案吧!”母子俩的天真好奇碰撞在一起,经常会冒出更加奇妙的火花。
有时候,他会这样告诉我:“妈妈,飞翔的感觉一定很好吧!你说我们人类会不会有一天也能长出翅膀呢?”“嗯,我想有可能吧。因为我也很想飞。”“如果我有了翅膀,我要飞到天上去找小鸟玩,还想躺在云朵里睡觉。”…… 倾听孩子的奇思妙想,让我在休息娱乐的同时,看到和了解了孩子丰富的内心世界,这样的对话带给我的是惊喜是快乐、是发自内心的甜蜜与幸福。
孩子在渐渐长大,越来越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空间,并且认知和感受事物的能力也在逐渐提升。当孩子愿意说时,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真正的倾听,不是三心二意,不是顾左右而言其他,而是一心一意调动自己的全部注意力来听。倾听,代表我耐心,开放与想要了解孩子的诚意。许多时候,他其实并不需要我们的评论和意见,只想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所以只要静静地倾听,这已经足够。也只有当我们愿意全心全意地听的时候,孩子才会真心实意地说。倾听是一种爱,一种很好的亲子交流。
引导者
无论将来孩子做什么工作,首先应学会做人的道理,让孩子学会明辨是非。他有令人满意的行为时,我会轻轻地摸摸他的头,或者给他一个亲切的拥抱,让他认识到,真正的表扬来自于他战胜了挑战之后。我不会太过于追求完美,孩子毕竟是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有限,总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当他有过错时,我会帮他纠正,并帮他分析原因,鼓励他勇敢面对。
孩子上学后,学习会成为他的主要活动,尤其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让他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比如做作业的时间放在晚饭前,阅读的时间放在睡觉前。孩子都有顽皮的一面,有时也会出现要玩而出现作业拖拉的现象,做为母亲,我需要适时的微笑提醒。在孩子的成长路上,孩子需要父母的引导,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注意方法,因材施教,孩子一定会取得成功,走向辉煌。
“成长”记录者
做为母亲,和孩子相处的每一天,我都得关注他的每一处言行,每一点进步。当然,儿子的快速成长是我没有预料到的,我甚至已经忘记他刚刚降临时的模样,每天玩耍于眼前的他却已悄悄地在长大;我甚至来不及回忆他昨日可爱的样子,今天的他却已呈现给我无数意想不到的惊喜……
多年来,我一直有为孩子记“成长日记”的习惯,用心积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的每一次出色表现、点滴进步,也包括他遇到的每一次挫折,收获的每一次教训。我力求全面详实地记录他的点点滴滴,记录那些弥足珍贵的镜头……
至少现在,他还无法完成记录自己成长经过的任务,我愿做孩子成长过程的“小秘书”,充当好自己的“记录者角色”。我暂为代笔,不久的将来《虎顺成长记录》的记录者将会是虎顺本人,我们一同期待着那眨眼之间即可到来的一天……
我还用心收藏他送给我的的每一份礼物,每一份爱。我有一个“聚宝盒”,里面装满了宝贝送给我的所有礼物——一首诗、一个小卡片、一片羽毛、几粒小石头……我知道,让孩子学会表达心中美好的感情已经很不容易,倘若再忽视他的作品,将之白白遗弃,则更不应该。我不想让自己后悔,我要让儿子带给我的爱和美丽永驻我的心房。欣喜的是,我看到,孩子越来越懂事了。
朗读者
小孩子都是爱听故事的。我喜欢朗读,喜欢自己的朗读有人聆听有人欣赏,儿子就是那个最持久,最固定的听众,我经常在安静的夜里读给他听,的确,我感受到了他的共鸣。我每天晚上都会给他讲故事。每晚睡觉前,我们都坐在床边,翻开一本故事书,完成睡前的功课。他一会儿目不转睛,一会儿眉头紧蹙,一会儿朗声大笑,一会儿布满疑问……看着儿子丰富的表情在我面前展开,我幸福而满足。
快要上小学了,我告诉他:“你必须自己看书了,有时候,你也要给妈妈讲故事呢。”这并没有难住他,这时,他开始体验起朗读者的角色,因为我说:“现在你认识很多字了,应该由你讲故事给妈妈听。”兴致好的时候,他当仁不让,摇头晃脑地读起来,碰到不认识的字他会停下来,“妈妈,这个是什么字啊?”
朗读可以培养孩子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可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记忆力和专注的习惯;朗读可以借别人的文字表达自己的教育思想;朗读是沟通的良方,是亲情的润滑剂;朗读也是一种父母与孩子心灵的连结,为儿子读书,不仅让他学到更多知识,还拉近了我们母子之间心与心的距离,每天不读书,我会觉得生活像少了什么。为儿子读书,我变得也爱学习了,自己过得很充实,很快乐。
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她的言传身教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
她的善良、温柔、细心、善解人意是孩子的营养品。
今生能做母子是我们的缘分,无论哪一种角色都要尽心做好。
我希望用我的细微言行将我的爱传递到孩子心里,给予他希望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