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9年的 西藏之行——我们人生的又一次挑战

(2010-05-22 06:58:55)
标签:

大昭寺

藏族人

垫子

酥油茶

西藏

旅游

分类: 徒步穿越·国内自助游

                2009年的 西藏之行——我们人生的又一次挑战

  春节将至,我们一直在讨论应该去哪里。我们是在家呆不住的人,而且外孙放假了,可以送回奶奶家了,我们一定不能再在家里不出去了,否则我们就该吵架了。

  几条线路的选择最后定下进藏。一是我们没有去过西藏,对我们来说是一定要去的,早去在身体条件容许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走更多的地方,可以上更高的地方;二是我们知道在冬天可以更清楚的看到许许多多的山峰,特别是珠峰;三是我们今年的计划已经做好,没有时间去西藏,只有现在的时间了。

火车上:

  我们选择火车,2009年1月15日动身,北京西客站,17日到拉萨住岗坚宾馆。

  1月15日晚8:30分,北京西站,人山人海,春运高峰,我们也去凑一把。虽然我们家的车站没有多远,但是我们仍然打的去,为了保证时间。即使这样,我们没有在候车室呆一分钟就直接进站台了。

  我们以为没有什么乘客,结果是满员。

  列车准点发车,开始我们的西藏之旅。

  我认真察看车厢的各项设施,因为在西藏通车时曾经报道过车厢的设施的先进性,但是我还是感觉不是很完善,因为每一个包厢里没有电源和床头灯,这是提升档次的一个必要条件。

2009年的 <wbr>西藏之行——我们人生的又一次挑战

2009年的 <wbr>西藏之行——我们人生的又一次挑战

2009年的 <wbr>西藏之行——我们人生的又一次挑战

2009年的 <wbr>西藏之行——我们人生的又一次挑战

2009年的 <wbr>西藏之行——我们人生的又一次挑战

  乘坐这次火车的大部分是在内地上学的西藏学生。我和他们聊天,他们对在内地上学和将来回去工作都表示愿意回去工作,希望自己的学习可以建设家乡。这让我感到惊讶:因为在山西的学生去外地上学以后,几乎没有一个愿意回去的,只有在没有机会找到在外地的工作,才回家去工作,这是被认为没有本事的表现。

  我们和他们聊天,听他们讲自己在12岁就去内地学习,生活的不适和想家的痛苦让他们逐渐坚强起来。他们告诉我们,虽然早早离开西藏,但是佛依然在他们的心里,每次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他们想到的是自己那点做的不好,不会去怪别人。这是他们的行事的方法。

  2天2夜的旅行,我们在高海拔也没有反应,看样子是可以过去的。

兰州和甘肃境内实在荒凉,到青藏高原,整个地貌发生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羌塘草原,可以看到漂亮的藏羚羊、野驴和一些叫不上名字的小鸟,一条一条冰河在荒原上蜿蜒着,薄薄的地衣覆盖着砂石的山脉,偶尔有一个低低的房子和一些牦牛。生活环境太恶劣,这里的人们生存是很艰苦的。

  到拉萨附近,人口开始稠密了,房子也多了起来。而且有乔木等高大的植物了,也能够看到一些耕地。牛羊也多了起来。

17日的晚8:30,我们到达拉萨火车站。

没有来得及看看拉萨火车站,就急急忙忙的出站了,外面一片漆黑,许多的武警在执勤,不让停留。我们同车的大学生仙女请他爸爸送我们去旅馆。

在这位藏族同胞的帮助下,我们顺利住进冈坚宾馆,140元/间。问题是没有空调,没有电褥子,可以加被子。

 

  1月18日一早开始高反,头痛、恶心、呕吐。

  一早醒来我去卫生间,忘了在拉萨要高反,急急忙忙的,一下子就不行了,头痛,恶心。没有呕吐出来,但是剧烈的呕吐动作让我更加难受,再躺回床上时,身体的感觉就剧烈了。老公慢慢起来,也有些头痛,但是比我好一些,。

  为了治我们的高反,他出去找卖酥油茶的。20分钟后回来告诉我的第一句话是:街上到处是武警。

凭经验我们必须起床去喝酥油茶,这是最好的治疗高反的办法。仅仅口服红景天胶囊不能很快解决高反。

搬家,住到东措青年旅社,一是为了能够找到一起活动的驴友。二是省钱。这里的标间60元,没有电热垫,给一个电热风扇,还有被子。

我们浑身没有一点力气,连背包也扛不上去。走街上也没有精神,懒洋洋的,看到漂亮的藏族民房也不兴奋,看到一群一群磕长头的藏族同胞也不激动。

我们找到一家藏茶馆喝酥油茶,吃糌粑,才开始有了一点点劲。在这里遇到一位藏族老妈妈,一点汉语也听不懂,是那种辛劳一辈子的,但是他那特别安详的样子给你的感觉就是幸福的。

2009年的 <wbr>西藏之行——我们人生的又一次挑战

2009年的 <wbr>西藏之行——我们人生的又一次挑战

2009年的 <wbr>西藏之行——我们人生的又一次挑战

2009年的 <wbr>西藏之行——我们人生的又一次挑战

2009年的 <wbr>西藏之行——我们人生的又一次挑战

我们去大昭寺,现在距离藏族新年还有一个月的时间,许多的藏族人都来采购东西,八廓街到处都是人,各个摊位前挤满了藏族人,各种各样的日用品我们都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再加上他们的服饰,我们根本感觉不出来是在中国,但是又到处看到汉字。

这就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区别,也证明我们对藏族地区的保护工作是很到家的。

大昭寺门前的广场上人声鼎沸,许多人在磕长头,这是我们第一次看到的。还有许多人在转经,就是围着大昭寺顺时针方向走,人群已经成了人流了,你如果参加进去,就只能一起走。街道两边的铺子和小摊挂满商品,琳琅满目,吸引许多的游客在这里挑选。

拍照是老公的工作,我只睁大眼睛看人了。那些磕长头的人,每人准备一个宽窄就是一个身体的长长的垫子,什么质量的都有,自己的手边还预备一双手垫,站在垫子前,面对大昭寺,双手合十,把双手高高的举起,然后腿弯曲,向前,身体匍匐下去,双手支撑一下,再放在身体的两边的手垫子上,推着垫子,胳膊前伸,成五体投地状,再站起来,继续这个动作。要几十万个的磕,有的可以磕一年,就是要在佛前表示自己的虔诚。他们的生活费用在这里许多是靠乞讨的。

我们在大昭寺后面的小街里转,有许多藏族人在这里休息,看到我们就乞讨,还有一些是残疾人。

晚上8;00以后我们又去了一趟大昭寺,看看他们那些磕长头的人晚上是否还在那里,果然还是有许多人,不过人数明显的是少了,依然有人在不停的磕头,也有照相的游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